【記者王懷文/台北報導】
臺北市教育局(十九)日表示,再次顛覆學習模式,透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將教育融入生活,舉辦「臺北好學」活動,帶領民眾走進城市、深入教育場域,感受學習的多元樣貌,規劃北市十五處、二十五場教育體驗吸引超過四千位民眾熱情參與,讓學習不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親眼見、親手做的真實感受,
此外也與臺北市立圖書館特別精選三十本優質書籍,串聯十四處智慧圖書館與借書站,鼓勵民眾透過閱讀拓展視野,讓知識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臺北捷運「忠孝復興站」北側藝文廊舉辦特展,運用「虛實整合」的互動模式,讓參與者可以「進入」故事場景,與教育現場零距離接觸,這場特展進入最後八天倒數,邀請民眾親臨現場,親身感受教育帶來的震撼與感動,更有線上互動抽好禮活動,邀請一同走進教育的美好。
在特殊教育的現場,特教助理員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輔助者,更是支持他們成長的重要力量,想像一名手部不便的學生,面對餐桌上的餐點卻無從下手,助理員耐心地將湯匙放入他的手中,一遍又一遍地示範、引導,溫柔地鼓勵他嘗試,即使過程中飯粒掉滿桌面,助理員依然微笑著說,「很好,我們再試一次!」當這名學生終於能夠獨立吃下一口飯,那一刻,眼神裡閃爍著自信與成就感,這些無聲的陪伴與耐心的引導,正是特教助理員默默付出的價值,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生活能力,更讓他們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的溫暖,使學習變得更加有意義。
不僅照顧特教學生,北市也十分重視特殊教育人員的福利,自113年起北市調整特教助理員薪資及分級制度,透過細分給薪分級制度,同時調增薪資,兼顧教育專業與增加留任意願。
臺北市特別為國中小學生設立「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讓孩子在探索興趣的同時,也能了解不同職業的實際內容與發展趨勢。例如,在職業試探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化身花藝設計師,學習如何運用色彩、線條與造型,將花卉與綠植巧妙搭配,創作出獨特的植物藝術作品,從精緻的手綁花束到綠意盆栽,讓孩子親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體驗花藝設計帶來的療癒魅力;或是進入模擬新聞攝影棚,體驗主播報導新聞的現場感,這樣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對各行各業有更具體的理解,也能幫助他們提早思考未來的職涯規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也幫助學生在探索中找到自我,培養更具前瞻性的生涯規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