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文琦、蕭宏榮
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國際壓力及氣溫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台灣電力需求急劇增加,能源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其中,核能「能不能」在媒體上引發激烈的討論。支持核能人士強調,核能能提供穩定且大量的電力供應,尤其是在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因天氣或季節變化而深受影響的不利情況下,相對綠色環保的核能已被視為理想的基載電力選擇。
與台灣目前主要依賴的燃煤和天然氣相比,核能在發電過程中「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因此已被歐盟等先進國家認可為「綠色能源」。此外,核能具有極高的能源密度,少量的核燃料便能產生大量能量,這對於高達百分之九十八趴需要進口能源的台灣來說,不僅有助於提升能源的自主性與多元性外,更對「國家安全」至為關鍵。
然而,反核能人士指出核能存在高風險,尤其在事故發生時,歷史上幾次重大核安事故,諸如車諾比和福島核災,均顯示核電廠運營的潛在風險。在颱風地震多發的台灣,一旦不幸發生核洩漏後果將是災難性的。此外,核能發電所產生的放射性核廢料需要數千年甚至數十萬年才能衰減到無害水平,如何安全處理至今仍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因此,反應更廣泛地利用風險較低的可再生能源。
然而,從科學理性和實務的角度來看,我們則應利用生命週期評估(LCA)來分析再生能源與核電對環境保護的影響。「生命週期評估」是一種能全面分析能源系統對環境影響的方法,涵蓋從資源提取、材料生產、建設、運營、維護到廢棄物處理的整個過程。根據生命週期評估,雖然再生能源在低溫室氣體排放、可持續性和低環境風險方面表現出色,但在土地使用和資源消耗上卻面臨挑戰。
而核能則相對以穩定供電和高能源回報率為主要優勢,但在廢料管理、安全風險和長期環境影響方面也確實存在風險與劣勢,然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現代核電廠在設計和運營上已更加安全,事故風險顯著降低,尤其是第四代核反應堆和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s)等新技術的出現,更進一步強化了核能的安全性與可持續性,簡言之,站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下,核能確是「理性抉擇」。
儘管非核家園是人類長期努力的目標,唯面對未來能源欠缺的挑戰和淨零目標,台灣已須務實重新考慮新核能技術的可行性。此一方案不能只是依賴舊有核電技術,延長現有核電廠運行或重啟核四,而應是專注於具現代化和創新的新興核能技術應用,這樣或能在最大程度上解決各方疑慮,也才能展現出台灣能源政策的靈活性和務實性,並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努力與決心。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
胡文琦: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蕭宏榮: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淡江大學水環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