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警告民主寒夜將至 楊渡:賴清德建構「種族主義式新國家」

警告民主寒夜將至 楊渡:賴清德建構「種族主義式新國家」

詩人楊渡今天(2日)痛批,賴清德近期的演講以錯誤歷史為基礎,妄圖否定憲政合法性,只會使台獨論述成為國際笑柄。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總統賴清德在大罷免之際,展開「團結國家十講」引發批評聲浪,詩人楊渡今天(2日)痛批,賴清德此舉實為「盡其洪荒之力」建構台獨理論的政治工程,其背後真正目的是推動建立一個「新國家」,而非團結社會。楊渡強調,賴清德先前演講強調的生態起源與「雜質說」,已形同種族主義式的政治思維,令人擔憂台灣正走向民主衰敗之路。

楊渡在臉書發文指出,「團結國家十講」從長毛象、金絲猴談到南島語族、地質構造與制憲過程,看似學術探討,實則步步推進的是建立新國家理論架構,最終意圖是否定中華民國憲法,否定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連結。

楊渡續指,台灣即是作為歐亞大陸板塊的門庭,面向太平洋。台灣從原生態到歷史,未曾脫離歐亞大陸板塊的命運之索,來到台灣的每一個歐洲列強,如荷蘭、西班牙,或想來占台灣未成的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清法戰爭的法國,乃至於殖民台灣的日本,眼光都是瞄準了大陸。無論是市場還是殖民,這才是台灣地緣政治的真實。

清理門戶 去除雜質

楊渡批評,賴清德對「台灣人種」的強調已與十九世紀歐洲民族國家論接軌,但此類論述往往滑向種族主義與極權統治的深淵。他警告,從德國納粹歷史可見,民族純粹性的追求最終導向對異己的排斥與清洗。

楊渡稱,賴清德推行的「雜質說」體現在國內政治操作上,將在野勢力視為「不純粹」的異類,並透過罷免、選舉等手段予以排除,更具體者,包括重新審查陸配身分、否定過去合法居留,形成一種「清理門戶」的行動,令人聯想到納粹時期對猶太人的政策,一次次的罷免、選舉,都只是賴清德為了淬煉出「鋼鐵純種人」。

楊渡質疑,這是否會進一步擴展至對大陸人、外省人、甚至客家人等族群的排斥,當異議政黨與不同意識形態者被視為政治雜質,大規模政治清洗恐將從「大罷免」行動蔓延開來。

抹滅憲法的合法性

楊渡表示,台獨建構理論是日本殖民後的台灣地位未定論,這實則是笑話,1895年是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方在台灣外海跟日本人辦理交接手續,日本才有對台灣殖民的合法性。而80年前的10月25日,日本總督安藤利吉在中山堂獻降書,將台灣主權交還中國。這兩道交接手續,難道不是主權清清楚楚的證明嗎?連日美都見證過,還要怎麼去否定?

楊渡也反駁賴清德稱「台灣未參與制憲」的說法。他舉例,當年參與制憲的台籍代表多達18人,包括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在內,另有國大代表、立委、監委、考試委員數十人,並有公費留學生赴陸就學,體育界也參與全運會取得佳績。他認為,從1945年到1949年,台灣已經深度融入中華民國體制「若非後來的國共內戰造成兩岸隔絕,加之韓戰讓兩岸分治凝固化,今天怎會有台獨議論的空間?」

楊渡最後警告,賴清德以錯誤歷史為基礎,妄圖否定憲政合法性、重構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不但使台獨論述成為國際笑柄,更種下專制獨裁的毒根。「台灣人民要覺醒,唾棄這種思維,台灣民主與前途才不會斷送在這種自私的政黨與獨裁者手中。」

他直言:「扭曲的種族主義,意味著民主的寒夜將至。」

 

梅花新聞網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