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琦
一句台諺,相堵會到。媒體報導,針對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預計在3月改組,雖然目前是「朝小野大」,且中央執政的是民進黨的蔡英文政府,在17席的董事上仍掌握了基本盤9票的「既定優勢條件」下,原本對藍營的立法院長韓國瑜究竟能否順利「依循慣例」接任董事長即存有不少變數,其後韓辦則對此回應表示,一切將秉持「超然專業」,且樂意為台灣的民主多元外交盡一分自己的心力云云。
而對此可能出現「不必要、加重仇恨」的政治角力與藍綠意識形態紛爭,日昨,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強調,既然韓國瑜是現任立法院長,出任民主基金會的董事長一職就是依照慣例辦理。坦白說,就在民進黨政府仍具基本5席實力,亦即綠營至少掌握了9票「實質過半」的情勢下,果若綠營想要「硬幹到底、算我好運,不然你是想要怎麼樣」的話,藍營的韓國瑜院長在「形勢比人強」的不利狀況下,確實未必能循例擔任董事長無誤。
因而,對於綠委吳思瑤一席「民進黨尊重體制,會依循相關法規」的大器適格表現,仍必須給予基本肯定的按一個讚。其實,就如同過往在修正《刑法一百條》、終結政治犯的邏輯與道理,當時,面對如何區隔「行動犯和言論犯」的時候,是時中國國民黨的秘書長宋楚瑜說了一段話,「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永遠的在野黨,如果哪一天民進黨執政,…,這個國家或政府還有保障嗎?」,現在,這個人情義理在吳思瑤的口中道出,其實更別具歷史意義與民主轉型正義。
如同綠委吳思瑤強調,民主基金會有自身章程與組織功能等,既然韓國瑜是現任的立法院長,他來出任董事長自是「依照慣例」,而暫且不論綠委吳思瑤一席「自己找臺階下」的機智靈活反問,「是誰說韓國瑜無法接任民主基金會的董事長?民進黨會阻撓韓接任董事長的消息是哪裡來的?」的「政治性用語」不說,對於此番吳思瑤「最終定調的『結論與作為』」,確實具有高度政治智慧而必須加以肯定。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為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