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懷文/台北報導】
慈濟基金會舉辦「第六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在植境舉辦「Demo Day」活動,從臺灣及海外共計提案的217件作品中,最終脫穎而出錄取11組團隊。其中,「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從教育的角度切入,與專業助人工作者和教師共同設計幫助身心障礙者的課程,帶領服務個案了解如何與狗友善互動、發現狗兒療癒力量,獲各界不少關注及尋求合作意願。
11組錄取的團隊,關注的社會議題領域包含銀髮、教育、環保、蔬食、居住正義、新二代、地方創生等多元議題等,同時呼應了慈濟針對臺灣和全球所面臨的社會、環境與經濟問題,連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擬定慈濟發展的六大友善願景目標,包含「友善希望」、「友善生命」、「友善社區」、「友善環境」、「友善地球」、「友善國際」。
包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公共參與組蔡君蘋組長、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及各公益慈善社福團體、產官學界等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除了聆聽11組團隊所帶來簡潔扼要的報告,透過彼此交流,也一步步將這群年輕人的理想,在這個夢想舞台上,化為實踐的具體行動,為議題打造更順暢的執行過程。
獲得高度關注的「心輔犬互動教育計畫」,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奕君表示,計畫將建構心輔犬培育的產業鏈,並聚焦與解決兩大議題:浪犬的收養率以及特殊族族的陪伴需求。團隊將透過前端篩選、中端培訓、後端助養三步驟提升浪犬的收養率及服務效率。
另一組「企桃囡仔」團隊則從慈善創新的教育角度著手規劃「離島照服員增能計畫」,他們致力於開發樂齡教具與教案,團隊在與長者照護單位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在離島、偏遠地區的長照資源格外匱乏,照服員難以帶給長輩更好的服務品質。
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表示,慈濟培育有志青年,朝向社會創新而努力,同時連結業師等資源,提供豐富經驗及學養傳承青年。臺灣青年以多元視角關心公益,一屆比一屆看見進步,希望這股社會影響力可以持續拓展,也期許這股由年輕人投入及帶動的活力,一起成為改變世界的正能量。
自2017年起為鼓勵青年朋友投身公益並關注多元社會議題,舉辦「青年公益實踐計畫」,藉由年輕世代觀點與力量,除獎助金支持,更媒合團隊專屬業師及孵化培力課程等,讓公益計畫更付諸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