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相隔20年 中國大陸發布「軍控白皮書」稱發展核武極為克制

相隔20年 中國大陸發布「軍控白皮書」稱發展核武極為克制

中國大陸相隔20年後發布「軍控白皮書」,表示在核武器的規模和發展始終採取極為克制的態度,核子試驗次數最少,並關停重慶、青海等地的核武器研製生產設施。在中日關係緊張之際,白皮書大篇幅要求日方徹底銷毀二戰時期在中國遺留的化學武器。只是中國大陸此時公佈軍事白皮書,在時機上值得關注。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軍控、裁軍與防擴散」白皮書,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國際安全和軍控形勢複雜嚴峻、新時代中國軍控的政策立場、建設性參與國際軍控進程、引領新興領域國際安全治理、加強防擴散與和平利用科技國際合作。

新華社報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說,中國曾於1995年、2005年兩次發布軍控白皮書。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中國大陸政府發布白皮書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大陸積極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的具體舉措。

白皮書中指出,中國大陸堅定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堅持自衛防禦核戰略。發展核武器是在特殊歷史時期為應對核威脅與核訛詐、打破核壟斷、防止核戰爭被迫作出的戰略性選擇,不是為了威脅別國,而是為了防禦和自衛。

白皮書中報告,中國大陸在核武器的規模和發展方面始終採取極為克制的態度,從不與其他國家比投入、比數量、比規模,今後也不會與任何國家搞核軍備競賽。

中國大陸在核武器國家中核子試驗次數最少,並關停了重慶、青海等地的核武器研製生產設施,彰顯了中國大陸不追求核軍備競賽的態度與行動。

白皮書還提到,「2024年9月,中國大陸向太平洋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主動提前通報相關國家」。

中國大陸在10月1日閱兵式中展示多型洲際彈道飛彈,可以打擊全球任何的目標,引發關注。

中日關係緊張之際,在「建設性參與國際軍控進程」的章節中,白皮書提到,敦促日本早日乾淨、徹底銷毀日遺化武。指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法,在中國大陸大量使用化學武器,有確切時間、地點和傷亡記載的就達1791次,共造成中國大陸20多萬軍民傷亡。日本戰敗後,為掩蓋罪行,將大量化學武器遺棄在中國境內。

白皮書稱,二戰結束以來,日遺化武已造成2000餘人中毒傷亡,對中國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白皮書又稱,「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明定化武遺留國應為銷毀遺留化武提供一切必要的財政、技術、專家、設施及其他資源。公約生效後,中日兩國政府於1999年、2012年兩次就銷毀日遺化武簽署備忘錄,加快銷毀進程。由於日方重視不夠,投入不足,致使銷毀計畫四次逾期。

陸媒環球網引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表示,白皮書用更長的篇幅描述日遺化武問題,是希望日方積極配合消除日遺化武對中國的危害,提供全面、詳細、準確的在中國境內遺留化武相關線索訊息,增加投入,配合中方完成相應工作。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