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車/文字工作者
2026年台灣的地方選舉,要選出縣市長、縣市議長、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最基層自治組織的村里長。國民黨想重返執政,民眾黨想紥根底層壯大組織,彼此合作乃是大勢所趨。因此,「藍白合」(國民黨藍,民眾黨白)是雙方都需要的合作,因此,11月19日藍白政黨主席鄭麗文與黃國昌正式會面,雙方都同意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合作」。
但是,就在11月19日藍白政黨主席正式會面之後,雙方持續進行藍白工作層級的接觸及交換意見。某媒體突然報導: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24日表示「新竹市基本上我們就是會推自己人」,一定會守住;至於其他縣市,可談藍白合作,但強調不會接受國民黨當主、民眾黨當副的「藍正白副」安排,因為不想「搞得像選前分位置」。就在陳智菡有關藍白合的言論被媒體報導後,某電子媒體也突然以「獨家」新聞方式,揭露:「⋯而據了解,黃國昌與民眾黨內已確立2026戰略目標,那就是由黃國昌作為藍白合作的代表,由兩黨共推他來參選新北市長。」上述報導把它們連起來理解,似乎藍營如果不把新北讓給黃國昌,新北就不會有藍白合作;而新北也不會出現藍營人士為市長候選人,黃為搭擋之副市長人選之藍白合作模式。藍白合似乎有可能重蹈2024年總統大選柯侯配或侯柯配的覆轍;2026年藍白合前景不樂觀,更遑論2028總統大選,藍白共推一組候選人。
藍白合作必須以妥協的共識進入「囚徒困境」
其實,上述媒體報導引陳智菡的講法,部分關鍵話語用了引號「」,顯示可能是陳的原語句;但報導沒有全段用引號,難免令人質疑是否有斷章取義之嫌!而評及黃國昌那段話「⋯據了解,黃國昌與民眾黨內已確立2026戰略目標,那就是由黃國昌作為藍白合作的代表,由兩黨共推他來參選新北市長。」明眼人看新聞報導用「據了解⋯⋯」起文,就知道這是執筆記者個人的「了解」,未必是根據可靠及可查證的事實。但媒體報導會導向這種擔心「藍白合」破局的揣測,多少也表示出台灣社會對於藍白能否真誠合作的質疑。
其實,從博奕或賽局理論(game theory)來看,藍白合作必須雙方對於要參與的「賽局」規則(或前提)有一定的共識,否則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或機率會「破局」,或者無法得到對雙方都從事「理性的抉擇」。
博奕或賽局的兩個基本模型,一個是「囚徒困境」,另一個是火車對撞的「懦夫情境」。「囚徒困境」是指兩個犯人被檢方隔離訊問,認罪而出賣對方,會得到「次好」(the better)的結果,無罪開釋是「最好」(the best)的結果,但必須兩個犯人都不會出賣對方,忠於彼此、互相信賴,才會無罪。但由於認罪出賣對方可以得到較短的刑期,相對於不認罪而被對方出賣(即對方認罪,己方不認罪),不認罪的會被判最長刑期(最壞的結果,the worst)。「囚徒困境」的賽局規則(或前提)就是「雙方不信任」「在不能保證自己會獲得最好結果之時,傾全力保住自己次好的結果;並避免拿到最壞的結果。」
所以,「囚徒困境」的前提(或規則)是在互不信任的基礎上,避免最壞的結果;以及自己在沒辦法得到最好的結果時,也避免最壞的結果。用「囚徒困境」來看藍白合作,延續2024年侯柯合作破局,彼此之間要完全信賴,殊有難度,且有一定的不信任存在;因此,雙方在不信任之下,要保證次好的結果就是鐵了心彼此合作(也就是囚犯向檢方合作)。所以在「囚徒困境」下,「選舉獲勝」在這個賽局中,其實就是「檢方」;如果藍白候選人都只想自己獲勝,在只有1個人會當選下,兩個人都勝選不存在,又有可能兩敗俱傷,不是最好、也非次好結果。藍白任一候選人出來選而且必定當選,對藍白都是「次佳」的結果。因此,「保證合作、保證當選」才是藍白合的囚徒困境理性的抉擇。
循此賽局理論的前提或規則去思考,不管那個縣市,運用與民進黨候選人兩相對峙下,做公平的民調結果產生最後的縣長候選人,是藍白陣營2026年地方選舉的賽局必須有的共識。至於陳智菡擔心被人批評為「選前分位子」,其實政治就是「誰分得獅子的一口、誰分到老鼠的一口」的賽局,這是政治學的ABC,實在不必多慮。
「火車對撞」的賽局:非我不可導致相互毀滅
賽局如果是火車對撞的「懦夫情境」,要不做跳車而逃的懦夫,就是視死如歸最後堅守火車司機崗位的絕世英雄。「懦夫情境」的最佳結局是把對方恐嚇到「跳車」,自己獲勝成為英雄(最佳結果);但如果雙方都想成為英雄不做跳車的懦夫,結果火車對撞雙方都死於對撞(最壞結果)。因此,火車對撞的前提或規則是「不想合作」,就想「相互毀滅」;因此,在火車對撞賽局中才會出現威脅、恫嚇、欺騙、陰謀詭計,迫使對方成為逃跑的懦夫,自己單獨獲勝。以「據了解」的那則新聞報導為例,民眾黨把黃國昌選新北市長,作為藍白合作前提,否則藍白合在新北破局;其實在帶出一種傾向即:藍白參加的是火車對撞的賽局,這樣的報導或散播此種訊息的人,不得不令人懷疑,目的是不想促成藍白合作。
賽局理論是行為的一種理性抉擇模型,可以用來解釋事實。這個理論的假設是賽局中的行動者,必須有身在同一賽局的共識,例如雙方都認為在「囚徒困境」中,模型所提供的解釋就有很高的參考;但如果一方認定自己在「囚徒困境」中,一方卻自己定位在「懦夫情境」中,雙方的認知、判斷與行動選擇,就會很混亂!藍白合作比較像「囚徒困境」,「全方位無死角」的合作,才能抵銷彼此之間包括支持者,某種程度的互不信任;而雙方陣營萬萬不可相信或使用「懦夫情境」火車對撞的恫嚇、欺騙、脅從、威脅等的手段或語言,結果有很高機率相互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