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國立臺灣文學館致力開發「臺灣文學處方箋」,26日於臺北據點──臺灣文學基地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攜手合作,結合文學與健康領域,為社會大眾創造更具意義的文化及健康福祉。簽署儀式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陳瑩芳館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王懋哲代表雙方機關,臺文館臺北分館黃蘭燕主任、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劉建良主任、梁穎瀧組長等共同見證。簽署儀式上,雙方代表就未來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共同期許文學與健康的結合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臺文館長期關注文學跨域與療癒議題,此前已與北市聯醫展開多項合作,包含臺灣文學基地經北市聯醫培訓,自2024年起加入失智友善認證場所,而甫於上月出版的《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更自企畫階段即有聯醫參與。此次MOU簽署,標誌著臺灣文學館與北市聯醫持續且深入地合作,特別是以文化力量注入醫療、長照領域,臺文館將以文學為橋樑,與北市聯醫共同開發有助於病患與大眾心理健康的活動與項目,在照護、醫療現場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臺文館陳瑩芳館長致詞時強調,臺文館秉持「讓文學走進生活」的理念,以文學的溫度與書寫的作用,為病患提供情感的出口,為醫療環境增添人文關懷。「透過文字的共振,讓博物館和醫院產生連結,讓文學的力量為更多病患、照顧者及社會大眾提供身心靈的支持。」期待並許諾與北市聯醫創造更多真實且深刻的陪伴,以文學增強社會大眾的心理韌性。
北市聯醫王懋哲副總院長則表示,臺灣面臨超高齡化及少子化困境,現在及未來世代須承擔更多長照責任。而聯合醫院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不僅針對病患,也鼓勵家屬帶著病患走出醫院,轉換場景、改變心情。王副總院長預測,非藥物處方的需求將會持續擴大,因此展望未來更多合作,「共同接住並支援身心俱疲的人們」,共同發揮社會影響力。
在簽署儀式後雙方也互贈禮物,象徵著彼此的合作精神與友好關係。北市聯醫為鼓勵大家用筆記錄,特別挑選筆記本,搭配各院區失智患者的藝術創作,強調本次合作溫暖且不可複製的初衷。而臺文館致贈轉譯自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作品的延伸商品「驟雨 自動摺疊傘」、轉譯自翁鬧等4位作家作品的「文學咖」,象徵臺文館對社會公益與照護行動的支持與投入,也期許今天的合作,能為驟雨中的你我撐傘,紓解壓力並帶來喘息的咖啡時間。
而今簽署合作備忘錄,不僅是兩機構正式建立合作關係的開始,也是臺灣文學館投入博物館處方箋、深化文學與健康領域跨域合作的重要一步。包含以《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為基礎推出的系列工作坊,將自本週末起登場。未來,雙方將開發更多跨域方案,深入探索文學對於人類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並希望能夠為大眾帶來更多具有正向力量的活動與項目。歡迎持續關注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官網及粉絲專頁。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系列工作坊
場次一(臨床心理師專場)
主題:實踐照顧者議題的敘事治療
時間:11月30日(六)09:30-16:30
講師:黃素菲、黃正旭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辦)
場次二
主題:超越傳統框架:第一線的文學療癒與書寫陪伴
時間:12月7日(六)09:30-16:30
講師:黃素菲、黃正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