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中美元首通話 復旦教授沈逸:重創日本右翼與「台獨」勢力

中美元首通話 復旦教授沈逸:重創日本右翼與「台獨」勢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4日晚間通話,距釜山雙邊會晤僅隔數週。復旦大學教授沈逸認為,這場通話看似平淡,實則在國際舞台掀起驚雷,對蠢蠢欲動的日本右翼與「台獨」分裂勢力形成明顯的打擊。通過這次通話,中美雙方傳遞出一個核心訊號:在涉及台灣問題及戰後國際秩序的關鍵議題上,任何外部勢力的挑釁都將付出代價。

元首外交 是中美關係的指南針與定盤星

根據大陸《新華社》發佈的紀要顯示,通話內容大致可分四部分:

第一,針對釜山會晤及後續發展,中方強調「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是切實可行的路徑。雙方一致認為,拉長合作清單、壓縮問題清單,為中美關係拓展新的合作空間,造福兩國人民與世界民眾,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第二,圍繞台灣問題,中方重申原則立場: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並肩抗擊法西斯與軍國主義,今天更應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

第三,美方回應明確:川普稱「習近平主席是偉大的領導人」,釜山會晤非常愉快,贊同中方對兩國關係的看法,並承認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

第四,雙方還談及烏克蘭危機,習近平表態支持和平努力,希望各方縮小分歧、早日達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解決方案。

沈逸在《觀察者網》開的「逸語道破」欄目中說,歷史與現實表明,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如果要行穩致遠,離不開最高層元首的直接溝通。正如《人民日報》社論指出,元首外交是中美關係的指南針與定盤星。當關鍵議題遇到挑戰,兩國領導人的對話往往能超越具體分歧,防止誤判,掌握好方向盤。此次通話,再次驗證了元首外交在戰略層面的不可替代性。

日右翼遭重擊 高市挑戰中美維護的戰後秩序

沈逸認為,這次通話對日本右翼而言,是一次沉重打擊。近期,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暗示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介入台海,試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日本右翼的期待,無非是倚仗美國大旗進行軍事干預。然而,這次中美元首通話基本未提及日本,但其指向極為明確:日本右翼的蠢蠢欲動,不會得到美方背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本月初在韓國APEC峰會上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但事隔一周便發布「台灣有事」之說,「川習通話」顯示,高市說法並未獲得川普的背書。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本月初在韓國APEC峰會上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但事隔一周便發布「台灣有事」之說,「川習通話」顯示,高市說法並未獲得川普的背書。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

中方明確表示,台灣回歸中國是歷史正義與二戰後國際秩序的一部分。高市早苗若鋌而走險,挑戰的不是單純中國,而是中美共同維護的戰後秩序。美方表態贊同中方觀點,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無疑是對日本右翼的嚴正警告:你們的“火中取栗”策略,根本行不通。

對於那些試圖利用美日同盟,將美國拖入台海對抗的日方勢力而言,這次通話畫下了一個明確的休止符,迫使日本右翼不得不重新評估其軍事冒險的風險。

美未表態支持「台灣有事」 「台獨」勢力幻滅

對「台獨」分裂勢力而言,這次通話同樣釋放出震撼信號。沈逸說,長期以來,部分島內勢力指望「倚外謀獨」,即依賴美國或其他外力支撐其政治訴求。然而,中方在通話中態度明確:台獨分裂行為是背叛歷史正義,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破壞區域和平。

美方表態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並未對日方挑釁行為表示支持,這意味著島內「台獨」勢力的外部依仗正在瓦解。那些幻想「尾巴咬狗」,試圖藉由外部干預達成政治目標的行為,最終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於無聲處聽驚雷」,對台獨分子而言,這是一次「無聲處的驚雷」,沈逸說,中美兩國的戰略共識,將成為阻止任何分裂圖謀的重要保障。任何外部支撐都無法改變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與能力。

中美合作的新特徵

沈逸說,這次通話也展示了中美關係新特徵: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指引下,兩國關係逐漸形成「相互成就、共同繁榮」的模式。經貿合作再次成為壓艙石,為中美關係提供穩定基礎;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如氣候變化、人工智慧治理、公共衛生防控等也在持續擴展。

這種模式超越了零和博弈,朝著合作共贏與共同發展方向前行。沈逸指出,競爭、分歧仍存在,但中美雙方普遍認識到可管控、可設定護欄,避免衝突。對日本右翼和「台獨」勢力而言,中美通話提供了最明確的警告:任何外部挑釁都將被有效阻止,孤注一擲的冒險必然自食其果。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