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東京因為「台灣有事」論述發生建交以來最嚴重爭執,國安局在送交國會的報告中認定,此事讓國際體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國家局建議,台灣更需參與國際友盟網絡,強化戰略溝通及合作,共維印太及台海安全秩序。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24日(週一)邀請國家安全局、外交部報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及『安保三文件修正』對區域安全及台海穩定的情勢研析」,並備質詢。
根據中央社及《自由時報》的報導,國安局認為,中共對外脅迫行徑,凸顯「台灣有事」並非僅為日中雙邊爭議,實已牽動印太區域安全及國際秩序穩定,國際社會已更加警覺中共擴權威脅,民主友盟亦持續公開宣示「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維護自由開放印太」的重要性。
國安局研判,日中矛盾短期難調和,日中關係陷入各述立場僵局,雙方對立氛圍明顯,短期不易轉圜;日本雖不願爭端擴大,然亦不願屈從霸權,可能續採「堅定立場、尋求溝通」原則應對;至於中共,則可能持續操作「經貿脅迫、輿論操作、灰帶侵擾」等作為,並拉攏日本在野黨、製造內部分化,以及「以商逼官」,施壓高市內閣。
國安局指出,「台灣有事」爭議爆發後,外交戰方面,中共外交部、國台辦、國防部等部門連續發表恫嚇言論,並取消原訂11月下旬舉行的日韓中文化部長會議;輿論戰方面,中共透過官媒操作日本間諜竊密、「琉球地位未定論」等敘事;經貿戰方面,中方發布赴日旅遊留學警示、暫緩民間藝文交流活動,以及中止重啟日本水產品進口;灰色地帶及軍事方面,中共渲染海警船在釣魚台12浬內例行活動,以及在黃海岸際小型火砲射擊,配合爭議訊息操作,企圖透過「複合式」、「有限度」脅迫手段,施壓日本撤回言論與讓步。
但國際情勢目前對日本有利,國安局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11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穩重要性,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企圖;美國國務院11月20日表示,對美日同盟的承諾堅定不移,無論在台海、東海、南海,美國均堅決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企圖,包括武力或脅迫手段。
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除了批評中共對日經濟脅迫外,亦數度強調美日同盟穩固,將續與日方共維臺海及區域和穩;美軍11月17日更與自衛隊在東海及沖繩周邊空域舉行聯訓,美日派遣F-35A戰機、B-1B轟炸機等先進軍機近30架,規模較以往擴大,展現美日同盟聯合作戰及嚇阻能量。
至於日方的因應對策,國安局研判,高市將推動安保改革以強化嚇阻能量,高市內閣強化安保能量,著重與美國安全協作:一方面,加強第一島鏈防務部署,推進自衛隊與駐日美軍指管作戰整合、擴大在西南諸島周邊軍事存在;另一方面,以美日同盟為主軸,加強與南韓、菲律賓、澳洲協同行動,並協助東南亞國家提升海事能量,同時推進與歐盟、北約協作,推展區域友盟集體防衛網絡,強化對中嚇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