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第1屆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暨第17屆文馨獎頒獎典禮,今(2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典禮首度採雙獎機制,由累計辦理16屆,並於今(114)年完成改制轉型的「文馨獎」,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新創立的「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共同頒發,展現政府從獎勵文化贊助、深化文化平權,一路推進至文化與企業永續結合的推動軌跡。文化部長李遠、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王時思與院長王敏惠出席頒獎,向長期深耕文化領域的獲獎團隊表達敬意,並期待讓文化的種子在日常生活中發芽、生長,進而走入社會每一個角落。

文化部表示,因應國際文化ESG風潮,今年文馨獎以「文化平權」為核心主軸,鼓勵推動文化平權、擴大文化參與、縮小文化近用落差,並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卓越貢獻。總計共55個單位、72件專案參與角逐,最終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張榮發基金會、許潮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趨勢教育基金會及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所執行的5個專案計畫脫穎而出,專案計畫涵蓋藝術教育扎根、海洋文化傳承、弱勢藝文教育、經典文學創新、藝術與生態共融永續等面向,具體實踐新制文馨獎倡議「文化平權與永續傳承」精神。

文化部長李遠說,早期大家對文化的概念多停留在「文化建設」,不管是文建會、新聞局代表的多是指導、管制的概念,「文化好像是一個配角,不是主角,不是真的覺得文化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國力或是靈魂」。但是在文化部成立10多年、文策院屆滿6年的此刻,文化概念開始改變,文化不僅成為主角,企業也不僅是捐錢,而是以更多的創意加入,共同合作、共創,幫助文化人進入「新的文化時代」。李遠說,當光復鄉的「鏟子超人」成為全國矚目焦點時,他認為,陪著文化界前進的眾多民間力量,不論有沒有得獎,都是臺灣的「幸福超人」,因為文化會帶給所有人幸福。
今日同場頒獎的還有文策院今年首度舉辦的「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文策院指出,「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共8個獎項,包含以資金、專業或場域投入的「資源協助獎」、「專業協助獎」;強調跨域整合的「多元合作獎」、「跨界共榮獎」;鼓勵長期承諾與持續投入的「長期夥伴獎」;以及以創新驅動與資本投資為核心的「產業策進獎」、「文化投資獎」及「影響力大獎」。今日現場公布的「影響力大獎」,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獲獎。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今天的頒獎典禮同時代表著迎來「文化ESG的新時代」,臺灣在2023年正式將文化納入企業ESG項目,代表的是當關注永續發展的時刻,需要精神價值的支撐,而文化、藝術即是扮演重要且關鍵性的角色。首屆ESG for Culture頒發的獎項,由原有文馨奬的資源「贊助」,加入「協作」,直至「共創」,期盼藉由企業與文化、藝術的共創、共製,共同走向富饒豐足、美好且充滿精神內在的社會,「這是文化影響力大獎設定的目標」。王時思強調,期待ESG for Culture不僅吸引更多企業、文化內容單位提案,更能成為共創協作的平台。
典禮現場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今(21)、明(22)2日同步舉辦「ESG for Culture影響力展會」,邀集40組文化內容業者設立攤位,展示企業與文化內容合作的成果,提供現場媒合與交流機會。會場也呈現第17屆文馨獎5件獲獎專案計畫的成果,以及展示由人間國寶施鎮洋設計打造的文馨獎獎座,讓與會者從不同面向感受文化實踐的厚度與溫度。邀請各界一同加入行列,讓資源被看見、讓文化不只在典禮燈光下閃耀,而能在日常生活中扎根,攜手走向更具包容、共享與永續的文化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