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羅唯仁被疑帶台積電機密回鍋Intel 高檢署已主動分案偵辦

羅唯仁被疑帶台積電機密回鍋Intel 高檢署已主動分案偵辦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退休,但近期傳出他離職前疑似將公司先進製程技術資料帶走,隨後於10月底轉任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擔任高階職務,引發洩密嫌疑。相關爭議已引起台灣政府高度關注,高檢署已主動分案偵辦。

據悉,羅唯仁遭質疑在離職前要求團隊成員進行技術簡報,並帶走多達20餘箱與2奈米、A16、A14等先進製程相關的影印及手寫資料。由於英特爾正積極推動晶圓代工業務,外界高度關注羅唯仁的職務異動是否涉及敏感技術轉移。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台積電內部調查仍在進行,司法機關已著手偵辦,實際上台積電的研發團隊龐大且分工嚴密,單一員工不至於動搖整體技術發展。針對竊密疑慮,吳誠文表示,台積電內部調查仍在進行,司法機關已著手偵辦,若證實涉及違法,羅唯仁需負刑事責任,但若僅是個人筆記、且未造成實質損害,則不構成犯罪。

吳誠文進一步指出,外界對技術外流的想像過度簡化,實際上台積電的研發團隊龐大且分工嚴密,核心技術涉及高度系統性整合,並非單一員工即可複製,單一員工不至於動搖整體技術發展。

業界分析:台積電經驗難直接套用英特爾製程

產業雜誌《Tom’s Hardware》分析認為,羅唯仁加入英特爾提升其製造技術的可能性不大。報導指出,英特爾的18A製程與台積電的2奈米、A16技術方向差異巨大,台積電A16導入超級電軌(SPR)晶背供電,而英特爾採用的是PowerVia技術。此外,英特爾14A規劃採用高數值孔徑EUV,而台積電A14則使用低數值孔徑EUV搭配多重曝光。

因此,羅唯仁在台積電累積的經驗難以直接套用在英特爾的製程上。不過,文章指出,他熟悉的資訊對英特爾的競爭力分析具有價值,他也可能為英特爾帶來台積電的研發文化與管理經驗。

高檢署主動分案 國發會稱早已調離機密單位

儘管台積電仍在蒐證中,但業界認為,由於羅唯仁身為資深副總時享有禮遇,公司當時並未對其攜帶的資料進行檢查,加上他可能已銷毀資料、未簽競業禁止合約,且為美國籍並人在美國,台積電舉證竊密難度提高。

對此,經濟部部長龔明鑫指出,《營業秘密法》屬告訴乃論,但若涉及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則會拉高至《國家安全法》位階提起公訴,為公訴罪。他證實,高檢署已對羅唯仁案主動分案調查;業界認為,檢調能否將竊密資料定性為符合《國安法》的「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將是偵辦的關鍵。

此外,國發會副主委葉俊顯日前在立法院回應時首度透露,據他了解,台積電對高階人員有固定管理流程,羅唯仁在1年多前便已被調至不涉及機密的單位。他對台積電的技術發展仍有信心,認為單一員工的影響應不大。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