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形與四足機器人代表企業「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邁向資本市場再跨一步。根據大陸證監會於11月15日公布的資料,宇樹科技已正式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輔導,意味着公司進入上市倒數的關鍵階段。
東方財富網指出,中信證券已向證監會提交《上市輔導工作完成報告》,確認宇樹在公司治理、財務內控與高管法遵培訓等方面均達到A股上市要求。宇樹科技自2025年7月7日展開上市輔導,至11月10日完成,整體耗時132天。
宇樹科技已多次對外表示,預計2025年10月至12月間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市場普遍預期其登錄上海科創板。完成輔導後,下一步將是披露招股書及接受交易所問詢。
今年10月,宇樹科技將公司名稱由「杭州宇樹科技」改為「宇樹科技」,外界解讀為「去地域化」以強化全球化品牌形象。同時,創辦人王興興由「董事」升任「董事長」,強化上市前的治理架構。
王興興直接持股23.82%,透過有限合夥合計控股34.76%,C輪估值達120億元人民幣。
根據宇樹公司提供的2024年數據,三大產品銷售占比為:四足機器人:65%(八成用於科研、教育與消費;兩成用於巡檢消防),人形機器人:30%(全部用於科研、教育、消費場景),零部件:5%
營收方面,創辦人王興興曾表示2024年營收突破10億元人民幣;但部分報導引用業界消息稱約為4億元,最終數字將以招股書為準。
2024年公司淨利率約18%,並稱已連續五年保持盈利能力,對於初期研發驅動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屬罕見。
宇樹科技強調,其四足核心零部件大幅自研,使成本僅為進口品的三分之一,全球市占率超60%。人形機器人方面,R1定價為3.99萬元人民幣,被視為消費級突破價格帶。11月13日公司推出輪式人形機器人G1-D,並在10月底發布帶仿生人臉的 H2 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據財聯社報導,王興興坦言,目前業界「機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限制人形機器人的實際落地能力。工業端滲透率仍低,目前尚未真正形成「替代產線人力」的價值落地。另外,部分專利權爭議仍在審理當中,被視為IPO可能的變數。
若成功上市,宇樹科技將成為A股首家自主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