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今天(23日)引述我方官員報導,政府正密切觀察大陸是否會在明年啟動的「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十五五規劃)中,推動與金門更深層的經濟整合,甚至有可能藉規劃延伸出對金門的管轄主張。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表明,將持續關注對岸相關動向,但強調金門的管轄權與主權屬於中華民國,絕不容妥協。
梁文傑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記者會指出,陸委會對金門議題早有關注;他特別提及去年發生的三無漁船翻覆事件,事件促成雙邊長時間協商,「我方對於金門相關管轄問題高度重視與關切」。
針對大陸可能的動作,梁文傑表示,陸委會持續觀察對岸的立場與作為;他也提到,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雖支持金門與廈門擴大交流,但在金門主權與管轄權的立場上,與陸委會一致不可讓步,「我們對陳委員的表態表示讚賞」。
據路透報導,賴政府正密切關注大陸的新一輪五年規劃是否會將金門納入更緊密的經濟框架。報導稱金門距離中國沿海僅數公里,與廈門隔海相望;北京長期以「軟硬兼施」的策略對待金門,既透過海警巡航施壓,亦以天然氣、電力等經濟誘因拉近雙方聯繫。
有台灣官員表示,金門居民與廈門之間存在深厚的家庭、商業與文化互動,島內也仰賴中國供水,過去五年規劃文件曾含糊提及台灣,2016 年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甚至提到修建通往台灣的隧道與高鐵計畫,但我方未予同意。該官員警告,若新版計畫將金門納入,可能被北京用作推動統一議程的工具,並對台灣主權構成實質威脅。
大陸正在規劃從廈門通往金門的橋梁,並擬在金門附近啟用新廈門國際機場,距離金門最短處僅三公里;另一位官員憂慮,若這些基礎建設未經協商便推動,將衍生航空安全與國安疑慮,亦可能演變為北京試圖建立「事實管轄權」的新途徑,使兩岸關係從主權爭議進一步升溫為管轄與安全的角力。
陳玉珍受訪時強調,「金門屬於中華民國領土,主權不可讓步。」她表示,兩岸經濟互動可帶來互利,但若被用作兼併或削弱我國主權的手段,將危及國家安全。
一名台灣高層官員警示,「若中國膽敢入侵金門,我們恐面臨類似克里米亞的情勢。」不過該官員也點明出,金門與克里米亞的不同。他稱,金門多數居民自認為是中華民國國民;儘管如此,面對北京在經濟與政治上的施壓,防範入侵與管轄權爭議仍屬台灣重要的安全挑戰。
大陸近年已推動多項兩岸融合工程,2020 年福建平潭的「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高速公路段通車,該橋連接福州與平潭島,全長 16.34 公里,上層為高速公路、下層為鐵路,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公鐵兩用橋樑,也被視為大陸端「京台高鐵」「京台高速」之最後一段。
大陸過去也曾提出由北京直通台灣的「京台高鐵」「京台高速」規畫,而關鍵則落在距新竹約140公里的平潭。儘管兩岸仍有諸多待解決的議題,不過不少大陸工程技術人員認為,成功興建平潭大橋代表其具備在台灣海峽嚴苛環境下操作的技術能力,進而有條件推進更大規模的對台工程。
國軍部隊此前的調動也引發各界關注。俗稱「海龍蛙兵」的陸軍兩棲偵察營,上月已自金馬調派至澎湖駐紮,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該調動是基於防衛作戰任務需求的兵力部署,不影響台美間的軍事交流與訓練。但此一消息也引發質疑,這是否呼應所謂美國鷹派倡議的「誘打」思維——製造可誘發軍事衝突的情勢,以便在衝突爆發後動員國際支援,並最大化國際反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