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化解關稅僵局 韓美研議8年投資2000億美元 李在明怒批美方苛刻

化解關稅僵局 韓美研議8年投資2000億美元 李在明怒批美方苛刻

韓美經貿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南韓總統室政策室長金容範與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22日在美國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磋商,雙方就焦點議題取得進展,但仍有分歧待解。《韓聯社》引述華府消息人士透露,雙方正研擬一項折衷方案,南韓將於8年內對美投資2000億美元,以化解日益緊張的關稅僵局,但總統李在明為此怒批美國苛刻。

8年投資 以資金換取關稅和解

知情人士指出,南韓擬定的方案為每年投資約250億美元,總額達2000億美元,作為對美關稅讓步與產業合作的對價措施。相較美方先前要求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一次性投資或支付3500億美元,現可分期進行,降低韓方現金負擔,也為雙方提供更多談判空間。

此外,《朝鮮日報》說,其中1500億美元將以信用擔保方式執行,其餘2000億美元則為南韓直接投資,這項設計「反映了美方的主要意圖」。

外匯壓力龐大 央行示警投資規模過高

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20日在國會聽證會指出,南韓每年外匯可調度金額僅約150200億美元,而擬議的每年250億美元投資將超出安全範圍,若動用外匯儲備強行執行,恐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認為,韓國每年可調度金額僅約150億至200億美元,若擬定每年250億美元泵資美國,已超出韓國安全範圍。圖/取自Rhee Chang Yong FB

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認為,韓國每年可調度金額僅約150億至200億美元,若擬定每年250億美元泵資美國,已超出韓國安全範圍。圖/取自Rhee Chang Yong FB

截至9月底,南韓外匯儲備總額為4220億美元,3500億美元約占總量83%,外界擔憂此舉將壓縮央行操作空間,並對匯率穩定構成挑戰。

李在明怒批:美方要求仍過於苛刻

南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消息人士透露,總統李在明21日聽取金容範簡報後「非常生氣」,指美方在談判中仍提出過高要求,未充分考量韓方外匯與產業承受力。消息人士指出,李在明強調必須「維護國家尊嚴與經濟主權」,不應為短期外交利益而讓步。

美方態度審慎 是否接納方案仍未定

金容範與金正官在華府磋商後表示,雙方就多數議題基本達成共識,僅剩一至兩項問題待解。被問及談判是否進入收尾階段,金容範否認,但坦言「取得一定進展」。他指出,對韓方而言,預定於本月31日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慶州峰會,應是關鍵時機。

南韓官員透露,金容範與金正官結束與盧特尼克會談後將立即返國。若本輪未能敲定協議,談判可能延後至APEC峰會之後繼續進行。

學界與產業界分析指出,這項「分八年投資」構想,是韓美雙方在政治與經濟壓力下尋求的「技術性妥協」。美方在重啟對外關稅政策的背景下,希望藉韓方投資穩定供應鏈與就業,而首爾則力求減輕短期金融壓力,維持半導體與能源出口的競爭力。

一名總統室官員表示:「結果取決於美方是否接受我們的提案,我們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