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台灣光復研討會】張亞中:台灣必須「再光復」 讓逾半台人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台灣光復研討會】張亞中:台灣必須「再光復」 讓逾半台人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近日美國再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有志之士對美國的意圖響起警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台灣必須「再光復」,這有兩個意義:第一,是要讓過半數人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二,是要脫離謀求美國日本庇護的心態。他表示,這是一個浩大工程,也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由梅花媒體集團主辦中華婦女黨協辦的「導正史觀,放眼未來」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研討會22日登場。張亞中做出上述論述。

民進黨文化台獨已經成功

張亞中表示,大家常常批評民進黨史觀,不過站在民進黨的角度來看,如果要走台獨路線,它當然要「去中國化」、要談台灣地位未定論、要瓦解國民黨在台灣的正當性、要主張「終戰」而不是「光復」。這都符合民進黨的政治理性。

但台灣地位當然並非未定,張亞中表示,從〈開羅宣言〉、〈波坦公告〉,到〈日本降伏書〉,都可證明二戰結束時,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那時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

張亞中表示,民進黨的台獨史觀是建立在自己對歷史的錯誤解釋。比較特別的是,一般國家都是先獨立、再建立史觀,民進黨反過來,先建立台獨史觀,再謀求建國。但這就成為台灣的災難,因為並非所有台灣民眾都能同意台獨史觀,而對岸當然更不會同意。

張亞中譴責,在台獨史觀形成的過程中,國民黨也是首鼠兩端,包括李登輝時期將台灣史獨立於中國史,而馬英九時期也沒有在課綱修改的過程中撥亂反正。

美重提「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糖衣毒藥

近日美國重提「台灣地位未定論」,這是1950年代美國在韓戰之後為了要介入兩岸事務而發明出來的概念,但是〈上海公報〉之後美國就放棄這個論述。現在美國又重提,是政治上想要打台灣這張牌,因為它知道民進黨一定會接受「台灣地位未定論」,而美國就可以予取予求。

張亞中認為國民黨的主軸「不統、不獨、不武」過於消極。美國現在講「台灣地位未定論」其實是暗示「台灣前途未定論」,呼應民進黨塑造出來的所謂台灣主流民意。現在許多民眾希望保持現狀,而現狀是甚麼?民眾對此沉默,民進黨就藉這種意義的真空,說台灣可以走向獨立。  

「台灣再光復」運動

張亞中說,我們必須清楚認真台灣不可能永久維持現狀,所以我們要積極地說出台灣的現狀、以及我們希望的未來。「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美國丟給台灣的糖衣毒藥,我們不能吞下;今年開始我們要做「台灣再光復」的運動。

他指出,80年前台灣人一夕之間從戰敗國的屬民變成戰勝者的國民,變成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是80年下來,隨著民進黨的「去中國化」以及國民黨的不作為,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超過6成台灣人自認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再光復」的目標就是要讓過半數人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張亞中指出,另一個「再光復」,就是要脫離謀求美國日本庇護的心態。很多人把美國、日本當做台灣的安全屏障,這就是一種「被殖民」的心態,也導致現階段台灣面對美國沒有任何自主性。

張亞中說,「台灣再光復」是一個浩大工程,國民黨有沒有足夠力量重建史觀,向美國說不?時間不等台灣,大陸已經崛起。如果台灣自己不解決史觀的錯亂,那大陸可能不再等待台灣,甚至要讓第三者來處理,屆時台灣就沒有尊嚴和平的機會了。

「九二共識」未解決深水區問題

研討會上也展開了針對「九二共識」的辯論。張亞中認為「九二共識」沒有解決一個中國的內涵,所以現在兩岸關係是敵對的。他一向主張「九二共識」要深化,老國民黨一直在懷念馬英九時期九二共識帶來的經貿成果和文化交流,而不願意進入深水區解決政治問題;現在國民黨更糟糕,連九二共識都不談了,而這正是民進黨想要的結果。

張亞中說,馬英九時期可以談「九二共識」,是因為當時美中關係良好。現在美國不一樣了,川普只想回到孤立主義,包括意願跟能力,美國只想也只能保護西半球,國力已經不及台海。試問台灣站在這樣的美中「蹺蹺板」可以站幾分鐘?台灣頭上的堰塞湖,水位已經愈來愈高,美國沒能力、中共不放棄、民進黨不改變,國民黨該怎麼辦?如果國民黨認為只要回到「九二共識」、只要講「我是中國人」就可以扭轉情勢,是過於天真。國民黨應該更主動解決國共難題,國際局勢不會等台灣,民進黨也不會善罷干休。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