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今(28)舉辦「永續工藝計畫成果展」開幕式,由主任陳殿禮主持,邀集參與補助計畫的團隊及顧問等共襄盛舉,展現臺灣工藝在永續發展議題上的多元實踐成果與社會連結。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致詞時表示,工藝中心今年倡議工藝「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以「漫幸福.活自在」為核心,演繹融合自然節奏與生活哲學的當代價值觀。他指出,工藝中心從「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永續(Sustainability)」六大面向出發,透過前後雙S形成善藝無限∞循環的國際共通語彙,與中間LOHA具在地性的原創、健康、美學的生活型態四面向,形成越在地、越國際的風格語彙,持續思考臺灣工藝如何回應當代生活與環境議題,盼民眾理解「工藝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責任與承諾」。

自2023年啟動「循環工藝計畫」以來,工藝中心以材料再生、設計創新與跨域合作為起點,探索工藝循環利用的多種可能。延續此精神,2024年進一步推展為「永續工藝計畫」,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聚焦「永續行旅」、「永續教育」、「健康與福祉」及「責任消費與生產」四大議題,邀請多個團隊以不同形式示範並實踐永續理念,計畫內容涵蓋如以社頭織襪產業為題的永續小旅行策劃,從地方產業轉譯文化深度;以手作療癒連結弱勢群體與婦女賦權,展開關懷行動;以廢棄匾額再生為家飾裝置,賦予舊物新生與故事;或推動青銀共學,讓不同世代在工藝中展開深度對話。這些行動讓工藝真正走入社會不同層面與生活日常,於人、土地與文化之間,織就一張溫柔而堅韌的永續網絡。
今年,工藝中心持續深化計畫精神,延續四大議題並聚焦社會實踐層面,甄選十組計畫團隊,包含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附設愛馨小舖、初果國際有限公司、璞園藝術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無年無限有限公司、共森有限公司、糸島織物創作社、廣鴻興有限公司、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與臺東縣池上鄉公所等團隊,提供補助與輔導,支持他們以工藝為媒介,推動環境、經濟與社會的永續共榮發展,內容包含將廢棄或閒置資源導入工藝再利用、以工藝教育推動社區共學、療癒陪伴或弱勢培力,以及培養地方創生能量等多元面向。
本次成果展覽以「永續工藝的生活解方」為題,透過作品、影像與紀錄,呈現工藝如何從生活經驗出發,回應永續議題,展現「以工藝創公益」的行動力,從材料循環、地方共學,到療癒陪伴與社會培力,帶領觀者看見當代工藝如何在變動的時代中,回應生活與未來。陳主任表示,工藝是文化的延續,更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工藝中心將持續推廣永續理念,讓臺灣工藝從在地出發、走向國際,並以具體行動實踐「永續工藝」的精神,開創屬於工藝與生活共生的新篇章。
永續工藝計畫成果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12月7日
展覽時間: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每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工藝設計館三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