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實習計畫 臺灣專業修復人才獲館方盛讚、成功促臺梵雙向交流

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實習計畫 臺灣專業修復人才獲館方盛讚、成功促臺梵雙向交流

2 11 1024x768 1
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實習計畫 臺灣專業修復人才獲館方盛讚、成功促臺梵雙向交流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辦理「專業修復人才實習計畫」,自2017年起推動至今逾8年,為臺灣青年修復人才開啟直通國際頂尖文物機構實習的管道,計畫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辦理初選,每年薦送具文物修復技術及實務經驗的青年修復專業者與具相關學歷者赴梵蒂岡博物館實習,獲錄取者由文化部補助機票、生活費及義大利語課程學費,8年來已實質深化臺梵修復領域人才交流及培育。

1 12 768x1024 1
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實習計畫 臺灣專業修復人才獲館方盛讚、成功促臺梵雙向交流

今年4月至10月間獲選赴梵蒂岡博物館實習者為現任職於故宮登錄與保存處的高瑋,依專業分發至「多材質修復工作室」(Laboratorio di Restauro Polimaterico),工作室負責「民族學博物館」(Museo Etnologico Anima Mundi)館藏維護,涵蓋紙質、皮革、彩繪木質、漆器、織品與無機材料等多媒材修復任務。實習期間,高瑋參與多項跨材質修復工作,深入學習西方修復系統性流程與天然材料的應用邏輯,並與館內修復師密切合作,建立具國際視野的專業經驗。

3 11 575x1024 1
文化部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實習計畫 臺灣專業修復人才獲館方盛讚、成功促臺梵雙向交流

剛完成實習的高瑋表示,「本實習計畫不是梵蒂岡博物館的單向知識輸出,而是文化價值與修復經驗的雙向交流平台」。高瑋以親身實習經驗指出,當她觀察到梵蒂岡修復師多使用日本與韓國紙張處理紙質文物,主動介紹臺灣手工紙材,經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引薦,促成臺灣「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琪到梵蒂岡博物館進行專題簡報及紙樣展示,並說明臺灣紙材的纖維選擇、製程特性與修復潛力,讓梵蒂岡博物館多位資深修復師留下深刻印象,亦為臺灣傳統工藝材料在國際修復領域開啟實務應用的契機。

除技術層面外,實習計畫也促成對東西方修復觀念的深層對話。高瑋分享其指導員曾於泰國漆器修復交流中觀察到,當西方修復師積極投入東方傳統材料研究時,東亞地區反而逐漸轉向使用西方合成材料,此一雙向流動現象引發修復師針對「天然材料與合成材料倫理選擇」、「傳統工藝與當代表現」等議題討論,深化對修復工作中價值判準與文化脈絡的反思。

梵蒂岡博物館人事部門主任羅畢諾(Orietta Robino)回顧高瑋過去半年的實習成果表示,「我們很珍惜高瑋在結束半年實習之後所提供的美好回饋,也相當欣賞與敬佩她的專業,整體而言我們對臺灣修復人才的熱誠印象深刻」。

高瑋完成實習後已於10月歸建故宮服務,續於我國文資修復領域貢獻專業。自由修復師黃于宸則接棒抵達梵蒂岡,參與自今年10月起至明年3月止的下一期實習。

文化部表示,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推動的實習計畫已成為臺灣文資與國際修復社群接軌的重要管道,不僅提升我國修復人才的國際視野與實務技術,此次高瑋更促成臺灣修復材料從業者與國際一流博物館的實質交流與對話,成果斐然。未來文化部將持續與梵蒂岡博物館合作,並鼓勵我國修復人才積極投入該實習計畫,進一步深化臺灣於全球文物保存與修復領域的專業能見度與文化影響力。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