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3月13日宣布防範中共對台滲透的17條措施(賴17條),其中提到「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傳播、不轉發中國官宣的統戰資訊」,在此政治氛圍下,各地陸續出現出版社拒絕出版批評賴清德的書籍,期刊不刊登批評民進黨大內宣的論文,媒體不再向統派學者邀稿;受害的政論學者朱駿研判,賴17條出台不到2個月,台灣言論自由就出現如此全面性的收縮,不像是各別單位的自我審查,更像是民進黨由上而下的系統性施壓。
據了解,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原本要出版一本談兩岸關係的書籍,去年底討論寫作大綱時,都沒有問題,出版社方面只提醒希望用字能溫和一點,但今年賴17條出台後,出版社態度突然改變,先是要求蕭旭岑將字數大砍近半,最後又告知暫緩出版,理由是「批評民進黨太凶了」。
今年初,在大學任教的吳榮鎮教授投稿給某兩岸交流協會的期刊,論文內容是批評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大內宣」,經過2個多月的審稿,本來4月就要出版,這幾天卻接到通知稱,他的論文不能上。
吳榮鎮表示,這年頭,書生要掙點區區微薄稿費,都有身心受難的風險,檢調濫權氣焰高漲,處處查水錶,引發寒蟬效應,凡事踩到執政黨的痛處,即毫無言論自由可言。
政論學者朱駿2年多以來,每個月替某網媒寫2篇政論,賴17條公布前,他突然被通知取消邀稿;朱駿表示,他不支持台獨,也不支持紅統,原本言論立場符合台灣社會主流,沒想到在賴17條公布的氛圍下,連這種立場的言論也被排擠。
朱駿2年多前加入一個由美籍台灣人組成的LINE群組,他偶而在群中貼文,原來他的「不支持台獨,也不支持紅統」的言論,是受到群內認同的,沒想到賴17條後,突然有人就在群裡開嗆,要他表態「選擇中共,還是選擇美國」,他回兩個都不選,就在群裡遭到霸凌,逼著他最後只能退群。
朱駿表示,為了台灣的安全,台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大陸民眾交流,藉此催化大陸的人心,讓他們認同台灣的現狀,只要大陸的人心對台灣親善,台灣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但就是這樣的立場,過去受肯定,現在卻被圍攻,可以設想背後有組織透過系統性運作,刻意去打壓兩岸交流論。
賴17條公布不到2個月,台灣就出現這麼多緊縮言論自由的案例,朱駿合理推論,並不是各別單位的自我審查,更可能是民進黨由上而下的系統性施壓所致。
若仔細研讀賴17條的內容,可以發現賴清德有藉「防共」壓制言論自由的意圖,例如,他在起頭就提到,中國官媒用來挑弄台灣內部對立的訊息,總是很快的被特定管道傳播;有人甚至以協助中國官媒錄製統戰節目為業,散播民主無用、疑美疑軍,操弄分化和對立。
賴清德還引用戰略學者葛宣尼克(Kerry K. Gershaneck)對中國統戰作為的分析稱,中國是透過顛覆、滲透、收購媒體、發動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來分裂和征服對手;中國企圖是「在我們的社會中,種下不和的種子,讓我們忙於內部矛盾,而忽略來自外部的真正威脅」;因此,他主張「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傳播、不轉發中國官宣的統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