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想在台海幹什麼?只做作戰兵推 不做避戰兵推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22日在演講結論時秀出故總統蔣經國對美中台三角關係的看法:親美不反中,反共不台獨。圖/宋秉忠攝

難怪台灣會有「疑美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22日回憶近年到美國參加台海兵推,幾乎都是作戰兵推,沒有避戰兵推,甚至有美國專家半開玩笑地表示,早在2021年《經濟學人》就預測台海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但烏克蘭已經打了1千多天,以色列已經打了500天,而台灣卻還沒開打,不理解為何西方的預言沒實現。

烏克蘭戰爭停戰談判,至今烏克蘭都上不了談判桌,2024年2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小組討論會中,談及多邊合作關係的時候,打了一個比喻,「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上桌,就會被列在菜單上」(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you are going to be in the menu.) ,這種惡夢已經在川普政府推動的烏克蘭停戰談判中發生,將來即使台灣能在台海戰爭中撐下來,恐怕也上不了終戰的談判桌。

前年11月在美國的一場台海終戰兵推中,30多名美國精英侃侃而談,竟然都沒提到台灣在談判中的角色,這讓身為「魚肉」的黃介正坐立不安、遲遲未發言,最後是主持人點名他,他才提出4個問題就教在座的美國人:第一個問題是台灣能上談判桌嗎?現場無人回應;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共軍還沒有完全攻占台灣,台灣是否就要被迫停戰,現場還是無人回應;第三個問題是如果共軍不停止攻擊,而國軍還保有7成戰力,若美國叫停,台灣就必須停戰,此時開始感受到台下出現憤怒的情緒;第四個問題是如果是習近平找台灣談判,會讓美國上談判桌嗎?感覺此時台下有人想「丟茶杯」了。

事實上,美軍、美國戰略學界早在2022年就開始研究「美國不應該在台海打一場贏不了的戰爭」,黃介正2023年2月就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論壇」上聽過「台灣淪陷後的世界」(The World After Taiwan’s Fall)的報告,這是美方於2022年進行的研究,聽在黃介正的耳中,好像是給台灣開的死亡證明,他詢問美方做這種報告的用意為何,對方卻推說是在告訴大家「台灣喪失後,世界會有多慘」。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沒好話。圖/宋秉忠攝

很多學者認為川普是「交易型的干涉主義」,會以利益而非地理(距離美國的遠近)作戰略規畫,台灣是美國的重要利益,即使離美國很遠,美國也是「雖遠必援」;但黃介正卻認為,現在的美軍已經不具備在24小時之內將軍力投射到世界任何角落的實力,因此,川普走的是「擴張型孤立主義」,即使放話要併吞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但卻是以地理遠近作戰略選擇,是否會協防台灣?令人質疑。

黃介正還列出川普歷次的對台談話內容,像「台灣是筆尖」,如果中國犯台,川普也只說要轟炸、要加徵中國關稅,卻沒提出兵協訪台灣。

即使川普派兵協防台灣,黃介正指出,假如他是印太司令,根本就不敢派兵,因為台美斷交多年,兩軍多年未聯合演訓,萬一美軍突然出現在台海上空、海上,甚至都有被國軍誤擊的可能,而重建兩軍的聯合作戰準則,需要時間去溝通,目前顯然還達不到聯合作戰的要求。

戰略上沒打算出兵協防台灣,戰術上沒有建立聯合作戰準則,黃介正不理解,為何每次台灣人士到美國訪問,美方卻總要鼓動台灣抗中?

梅花新聞網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