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熱線通話,不僅是否談及台灣議題「各自表述」,就連「誰主動打電話」說法都不一樣。外媒指出,這次罕見由習近平主動致電,意在影響川普在台海及日本問題上的立場;但大陸外交部25日否認,稱本次通話是美方發起。對此,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回應,電話確由中方提出,並強調川、習明年可能有4次會晤,「有助雙邊關係維持高度穩定」。
《華爾街日報》此前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此次為習近平主動聯繫,而新華社通稿中也未出現「應邀」等字眼,被普遍解讀為北京的主動態勢是希望借此向美方釐清對日方涉台爭議的態度。不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25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據我了解,此次通話是美方發起」,並強調兩國元首溝通氣氛「積極、友好、建設性」,對中美關係至關重要。
不過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通話確實由中方主動提出,而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川普與習近平通話中同意合作推動俄烏戰爭終結。他並透露,川普明年預計兩度在美接待習近平,且雙方可能在北京、深圳及G20等場合共4度會面,形容「這將為中美關係帶來高度穩定,對全球經濟都有益」。
此次川習通話正處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發的敏感時刻,《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習近平認為這是影響川普對台政策的「戰略時機」,希望讓美方更貼近北京立場。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在通話中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川普則表示「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
美方智庫也關注此一動向。史汀生中心中國計畫主任孫韻認為,北京此舉主要意在「希望華府約束日本」,而非直接針對台灣。喬治城大學教授、歐巴馬政府時期官員麥艾文則指出,「習近平主動致電極為罕見,顯示他認為自己有機會影響川普的觀點」,並稱台灣議題「肯定是北京此次通話的核心考量」。
對於誰主動致電,美中雙方各執一詞,不過報導指出,過去幾十年,中國領導人主動致電美國總統的先例極少,僅2001年911恐攻後江澤民致電小布希一例,但當時北京官方仍聲稱「是美方主動要求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