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再創紀錄。據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5年11月25日12 時11分,搭載神舟22號的「長征2號F遙22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點火升空,約10分鐘後成功入軌,宣告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史上首次「應急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這次任務並非例行補給,而是為應對早前神舟20號飛船出現舷窗裂紋而啟動的緊急行動,神舟22號也因此被外界形容為「太空急救小組」。
一般情況下,長征二號F火箭自組裝到點火需超過30天準備,但本次任務採用「16 天應急方案」,中國官方強調速度不是「硬趕工期」,而是來自系統性流程重組。
負責火箭測試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曾耀祥表示:「我們把能提前做的工作全部前置,包括操作類、安裝類項目;而必須在下達任務後才能展開的測試類流程,則以最高效率緊急執行。」這種「前置作業+減載測試+流程優化」的組合,讓核心發射準備時間壓縮到史上最短。
曾耀祥進一步說明,此次應急模式的另一關鍵是「前後方聯合作業」,由酒泉前方團隊進行實體操作。再同步將測試數據回傳北京航天指揮中心,由後方數十名專家即時判讀,提供風險提示與技術建議。等於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按鍵,背後都有第二組專家「遠端複核」,確保任務零失誤。
神舟22號為無人飛船,但裝載物資十分關鍵,如航天食品、藥品及新鮮果蔬、太空站備品備件、「神舟20號舷窗裂紋」的專用修補裝置(俗稱:太空OK繃)、後續將作為神舟21號太空人的返回飛船。本次補給不僅是例行維保,更關係到太空人返程安全。
隨著神舟22號成功入軌,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累計發射次數達38次,長征系列火箭飛行次數則達到第61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