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再將矛頭指向美國!據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CVERC)近日發佈〈LuBian礦池遭駭客攻擊被竊取巨額比特幣事件技術溯源分析報告〉,首次指控美國政府「黑吃黑」——以「國家級駭客組織」身分竊取柬埔寨太子集團主席陳志持有的約12.7萬枚比特幣(市值約150億美元),並在事發4年後藉司法名義「沒收」該筆加密資產,引發外界震動。
「路邊礦池」駭案再起波瀾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是大陸專門負責電腦病毒監測、分析與應急處理的技術機構,隸屬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該發布的報告指出,2020年12月29日,「路邊礦池」(LuBian Pool)發生重大駭客攻擊事件,總計127,272.06953176枚比特幣(當時市值約35億美元)被盜,這批資產由陳志及其旗下柬埔寨太子集團持有。
駭客入侵後,相關比特幣被轉移至特定錢包地址,並「沉睡」長達4年,期間幾乎未被動用。報告認為,這一反常行為「不符合一般駭客急於變現牟利的特徵,更像是國家級行動」。
CVERC說,直到去年6月,這批比特幣才再次被轉移至新錢包地址,但至今依然未有後續交易紀錄。
美國司法部出手「沒收」
今年10月14日,美國司法部突然發布聲明,宣布對陳志提起刑事指控,罪名包括電信詐騙與洗錢,同時請求法院批准沒收陳志及太子集團持有的12.7萬枚比特幣。美方宣稱,該筆加密資產「原本存放陳志私有錢包,現已由美國政府接管」。
CVERC報告質疑,這筆所謂「被沒收」的比特幣,實際上正是2020年LuBian礦池遭駭所失的資產。文章直指:「種種跡象顯示,美國政府或早已通過駭客手段竊取這批比特幣,並於事後以法律行動掩飾行蹤,這是一起典型的國家級駭客組織操盤的『黑吃黑』事件。」
中國強調「美方網攻慣犯」
這並非北京首次以「國家級網攻」指控美方。中國國安部上月曾聲稱,掌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入侵中國國家授時中心的證據,並指美方利用在菲律賓、日本與台灣設立的技術據點進行滲透,藉以隱藏來源、嫁禍他國。
此次再以比特幣事件舉證,顯然是北京在國際輿論戰中進一步強化「美國是全球網攻主謀」的敘事。
太子集團與陳志風暴未歇
柬埔寨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在東南亞長期涉足房地產、金融及科技業務,其掌門人陳志為中國籍企業家。據知,陳志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曉澳鎮,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後通過投資移民取得柬埔寨國籍。

陳志長期被外媒指涉洗錢與詐騙活動。今年10月,美國司法部正式對陳志提出起訴,並指其為「國際網絡詐騙與資金洗白鏈條的核心人物」。
不過,CVERC說法若屬實,事件將牽動國際金融監管與主權司法的爭議。北京藉此突顯美方「干預全球加密市場」的實際操作,勢必引發新一輪外交與輿論攻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