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肢體挑釁 賴苡任:德國之聲主持人都把腳伸到鄭麗文的腳後面

肢體挑釁 賴苡任:德國之聲主持人都把腳伸到鄭麗文的腳後面

「德國之聲」節目主持人鄒宗翰日前專訪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引發爭議;國民黨前副發言人賴苡任從鄒宗翰訪問時的肢體動作判斷,他是存心挑釁,有段時間,鄒宗翰已經把腳伸到鄭麗文的腳後面。

賴苡任從專業的政治幕僚及媒體角度看,鄒宗翰的「肢體攻防」操作痕跡太過於明顯,其肢體動作大致分為五個部分:一、不時打斷受訪者;二、面部表情;三、講話時的手部動作;四、坐姿;五、腿部。

賴苡任看完鄭麗文全部專訪影片後發現,鄒宗翰非常喜歡也很刻意在打斷鄭麗文,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及看待國際政治的視角,這樣的起手式已經宣告這不是「專訪」,而是「爭論」。

賴苡任認為,鄒宗翰想利用「反問」去問倒鄭麗文,但一開始專訪的目的如果就是為了問倒來賓,就已經是政論節目的形式,但鄒宗翰一開頭強調「不是政論節目」,卻把自己扮演得像名嘴。

當鄒宗翰不認同鄭麗文時,賴苡任指出,他會明顯出現下巴抬高及翻白眼的面部表情,就是在給受訪者心理壓力;因為,受訪者通常都會下意識在訪問過程中,希望對方點頭認同,以便自己順利往下論述,而鄒宗翰的做法就是要打斷鄭麗文的論述節奏。

賴苡任指出,當鄒宗翰在提問時,手部的肢體動作明顯比來賓還要大,揮動的距離也更遠,這是要巧妙地給受訪者施加壓力,去占據受訪者的安全舒適區,這是刻意挑釁受訪者,利用肢體動作讓受訪者覺得不自在。

一般人在論述時,手的自然揮舞動作都是在胸前的範圍,賴苡任卻發現,鄒宗翰都是往前比劃,在數次的提問環節中,他刻意在說話時會將坐姿前傾,營造一種侵略性,這也是一種明顯的手段,即坐姿前傾配合手部向前比劃,刻意侵犯鄭麗文的空間。

最後一個,也是賴苡任覺得這麼多手段中,最Low的一種,鄒宗翰翹二郎腿的那隻腳,明顯在侵犯鄭麗文的空間,就是為了要讓受訪者感到「不自在」、「壓迫」,其中,有段時間他已經把腳伸到鄭麗文的腳後面。

而鄭麗文將右手搭在椅背後面,除了展現出從容不迫的肢體動作以外,也是在替自己創造空間;當鄒宗翰明顯往前逼近,鄭麗文則是往後,給自己留空間。

賴苡任認為,一個真正專業且準備充分的記者,會利用問題及邏輯去考倒受訪者,會拿出證據及數據,而不是用肢體動作侵犯受訪者空間,來達到施壓及干擾;這些小手段都是國外一些厲害的專訪者、主持人玩剩下的,為什麼國際主流媒體不這麼玩?因為太明顯、太不入流。

賴苡任指出,像德國之聲這樣有聲譽的國際主流媒體,應該要好好教育自己的主持人,專訪時把資料準備充足,充實自己的內涵,而不是用盡一切肢體動作來干擾受訪者,這只是拉低了德國之聲的名譽。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