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30)下午主持朝野協商,民進黨團、民眾黨團對國民黨版《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達成一致決議,總經費上調到300億元,災後重建將於2027年3月31日完成,而條例會在明天立法院會中三讀通過。
國民黨團表示,該條例也是台灣第一個因堰塞湖釀災而制定的重建條例,迥異於過去多個颱風或地震而設立的法令,由於花蓮光復鄉漢人及部落鄉親各占半數,重建條例必須另依《原住民基本法》與族人充分溝通,尊重所有居民意願,國民黨團表示,土地空間及安置計畫,絕對會以災民權益為主,依居民共識而行。
原本行政院表示將馬太鞍堰塞湖洪災重建經費,由《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支付;不過國民黨團主張,堰塞湖潰壩跟此前風災、豪雨的台南、嘉義屋頂吹翻災情,有所區隔,「農田土石挖掘清運復原、專案休耕、農田廢園重建、農地重劃及農業生產環境重建」是極難極大的工程,「商家災戶援助、生產設備汰換、產業設施、生財器具、運輸、各類輔具及交通工具復原」,更是其他天災中少見的補助整治項目。
國民黨團強調,光復鄉、鳳林鄉及萬榮鄉共600多公頃被土沙淹沒,每戶化糞池都遭掩埋,水溝排水系統多已堵塞,家中汙水排不出去。未來將新設置聚落型汙水處理中心,從土地取得、規劃設計到完成幹管,包括超級堤防及重建汙水雨水排水下水道完整系統,這些特殊重大的復建工程至少需要5年,所以將這個部分延長到2030完工。國民黨表示,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有其獨立制訂條例的必要性和特殊性,還包括民族多元性,可留給各級政府參考及後人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