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川普戰略收縮 陸外交學院學報:鎖定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

川普戰略收縮 陸外交學院學報:鎖定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

對於美國《國防戰略》報告釋出的「戰略收縮」訊息,大陸官方態度謹慎,外交部外交學院學報刊出的27頁研究報告認為,美國的戰略收縮並非簡單的回撤力量、放棄全球霸權,而是重新確定戰略任務的輕重緩急,而且,在收縮過程中,美國首先會進一步鎖定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周方銀在10月16日出刊的《外交評論》撰寫27頁題為「美國戰略收縮與國際秩序的演變」論文;從美國總統歐巴馬開始推動「戰略收縮」至今已經16年,影響所及,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變化,特別是川普第二任,退出多個重要國際組織;發動關稅戰;對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及加拿大的政策與言論,都與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背道而馳。

周方銀指出,川普政府的戰略收縮對美國安全保護的可信度以及美國國際形象都產生重大影響,使美國與盟國的關係出現消極變化;相比川普,拜登政府對於海外軍事介入高度慎重,試圖緩和與次要對手的關係,也高度重視美國基礎設施建設,但卻沒有降低對盟國的安全承諾。

因此,川普政府的戰略收縮對國際秩序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出現動搖,國際戰略關係出現重要重組,美國主導的聯盟體系面臨重要轉型;部分地區力量結構的失衡加劇了國際體系動盪;國際社會中「泛安全化」現象開始蔓延;美國外交內政化的發展趨勢也增加了國際秩序的不穩定性。

然而,大陸並不會因此而對美國的「戰略收縮」放心,周方銀指出,因為,美國認為,除了中國,目前全球還沒有其他國家有實力挑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只要集中戰略資源擊敗中國,即使美國國力衰退,還是可以保持霸主地位。

因此,美國在戰略收縮的過程中,反而加強對中國的競爭,從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到川普第一任的「印太戰略」和對中貿易戰,再到拜登在中國周邊建立小多邊機制及對中國高科技的圍堵,這十多年,美國對中遏制態勢更加明顯,中美關係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在戰略收縮的同時,美國還把聯盟體系由軍事安全領域,擴大到經濟、高科技、意識型態的聯盟,全面圍堵中國。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