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 9日早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沙鹿、龍井及大雅區部分道路有短暫積水,建設局與水利局立即啟動災害三級應變中心,並派遣人員機具處置警戒,中午前大部分積水均已消退。市長盧秀燕趕赴海線勘災,指示各局處持續加強戒備防範,維護市民安全。
「家戶第一優先,優先掌握家戶狀況,以家戶不進水為原則!」盧秀燕表示,因颱風丹娜絲前後外圍環流影響,經過台灣後造成近期天氣不穩定,已指示民政局、水利局、建設局、消防局、區公所提高警覺。市府也將針對道路退水較慢地段優先施作改善。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明,公所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災害應變作業,並由轄區區長或公所主秘及當地里長代表盧市長前往關懷慰問,並同步進行現場勘查,將通報建設局、水利局與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等權責單位進行後續改善作業。
民政局表示,台中市海線地區因強降雨導致多處積水情形,共造成13處民宅局部積水,包括沙鹿3戶、清水4戶、梧棲3戶及龍井3戶, 除清水區南社路1戶緊鄰魚塭,因逢間歇性大雨及潮汐影響,目前現場積水尚未消退,其餘 12戶在中午前均已退水。經現場評估協助撤離清水1戶2人前往依親、沙鹿1戶由家人接回安置。

建設局說明,今日上午沙鹿區、龍井區及大雅區雨量達每小時60毫米,造成部分道路短暫積水,建設局淹水監測器觀測即時監測到有積水情形後,立即派員至現場處置警戒,雨勢減小後積水迅速消退;另神岡區堤南路(國1下方涵洞)積水約20公分,現場配置抽水機立即啟動,並派員警戒讓車輛維持通行。
建設局提到,台中市車行地下道目前計16座,皆已完成機電設備及抽水設備測試運轉,並以智慧應用監視器及水位感測器,可隨時遠端監控地下道水位,另於汛期前辦理地下道淹水封閉實地演練。針對各在建工程(大肚和美跨河橋梁、埤豐橋改建、東豐快、台中巨蛋等)加強圍籬及施工材料加固及各項防汛措施,以確保市民及工地防汛安全。
水利局說明,目前全市已完成排水系統清疏超過503公里,包括區域排水50公里、雨水下水道及明暗渠19公里、野溪11.5公里,另環保局清疏水溝達423公里,維持排水暢通。考量地震後土石結構較為鬆動,水利局已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宣導,提升山區災防韌性。

因應豪雨來襲,水利局已盤點並掌握轄內清水、梧棲、龍井、烏日、南屯等16處低窪易淹水地區,轄內5座大型與5座簡易抽水站總抽水能量達34.3CMS,約可在5分鐘內排除4座標準游泳池水量。另市內設有24座滯洪池,可提供約41.1萬立方公尺滯洪空間,有效提升整體防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