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14年度辦理「你來顧著火吧 Come, Watch Over the Fire!」特展,於4月25日(五)在臺北市盛大開幕,透過「傳家寶」串聯共通的文化記憶。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巴干‧巴萬(Bakan Pawan)表示,重要的任務之一是透過多元方式持續傳承原住民族文化與家族故事。看到獵物網袋、嬰兒帽、老陶珠等展品與背後的故事,令人深受感動。整體展覽透過聲音與動態影像,引領觀眾感受文化的流動與生命力。未來,凱達格蘭文化館也將持續與在地單位合作,讓更多人透過展覽與活動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原住民族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雅柏甦詠.博伊哲努(Yapasuyongu.Poiconu)表示,此次展出的家族子彈帶不僅象徵鄒族狩獵文化,也承載著童年與父親上山打獵的記憶。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巴奈.母路(Panay Mulu)也現身分享他身上一席花花衣,這是具有阿美族年齡階序、祭師和姐妹服飾的象徵性,代表姐妹情誼以及阿美族美麗的靈魂,期許未來可以成為領導流行的風潮。

策展團隊「子自己人有限公司」代表冉挹芬說明,火塘是族人聚集與傳承祖先智慧的核心場域。展覽規劃四大子展區:「從家,到家園」、「物:記憶與文化的承載者」、「聲聲不息,那些流淌的音」與「縈繞著家的味道」,透過珍貴器物、服飾、語言、歌謠與技藝,述說共享的文化記憶。展覽結尾呈現臺北市原住民族假日幼兒課程影片,模擬原鄉部落中族語共學的情境,展現文化傳承的意涵,讓孩子們有自信地說出「我是誰」。

開幕活動特別邀請北排灣族雙管口鼻笛接班人伊誕‧巴瓦瓦隆(Etan・Pavavalung)、藝生卓惠萍(Dremedreman Talumiling)與陳亮(Sutipau Tjaruzaljum)演出悅耳的排灣族樂音。古老的旋律傳遞祖先智慧與祝福,vuvu曾說,唯有不斷練習與重複,藝生們才能傳承傳統口鼻笛的製作與演奏,歡迎大家靜下心來,共同感受展覽的深層意涵。
凱達格蘭文化館「你來顧著火吧 Come, Watch Over the Fire!」特展自114年4月25日(五)至8月03日(日),歡迎民眾前來觀賞。相關資訊可至凱達格蘭文化館粉絲頁查詢或洽02-28986500。
詳見【凱達格蘭文化館】Facebook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