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近日,屏東警方接獲多起學生遭遇投資詐騙的案件。警方發現,詐騙集團鎖定學生族群,特別是在春節過後,利用學生手頭上的紅包資金以及對投資的好奇心理,吸引他們進行所謂的「小額投資」。對此,屏東警察分局長林明波在接受警察廣播電台專訪中,特別提醒學生及家長應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以往詐騙集團多針對具有經濟能力的社會人士行騙,但近期他們改變策略,轉而利用學生想法單純、較易說服的特點,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詐騙:(一)鎖定學生族群:透過Facebook社群、Instagram限時動態等社交平台,甚至直接發送私訊,吸引學生關注。(二)偽裝成投資專家:自稱「老師」「顧問」「專員」,分享所謂「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經驗,展示賺錢案例,讓學生產生信任。(三)誘導辦理小額付費:引導學生透過電信小額付費、電子支付等方式進行投資,實際上是一步步將資金轉入詐騙集團手中。
分局長林明波呼籲學生與家長,面對來路不明的投資機會,應注意以下幾點:(一)假冒信任來源:詐騙集團常假借名人、投資專家名義行騙,切勿輕信。(二)高額回報的承諾:凡是標榜「穩賺不賠」、「短期高額回報」的投資計畫,極可能是詐騙。(三)利用虛擬平台與假數據:詐騙集團自建投資網站或APP,偽造數據顯示收益,但實際上資金並未真正進入投資市場。(四)難以提現的設計:初期可能讓受害者小額獲利,但當金額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卻無法提領資金,甚至被要求支付額外手續費。(五)及時報警求助:若發現可疑投資,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向警方報案,以避免進一步受害。警方將持續加強詐騙防制宣導,並與相關單位合作,全面打擊不法詐騙行為。
圖/屏東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