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一場結合人文、科技與社會關懷的學術盛會「2025第一屆永續發展國際論壇」,日前於佛光山臺北道場盛大舉辦。本次論壇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辦,並與台灣公益聯盟、人間福報社、佛光大學、臺灣藝術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協辦,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吸引來自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印尼、俄羅斯、波蘭、烏干達、印度等八國及臺灣近80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展開跨域交流與深度對話。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李明安副校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永續發展是跨世代、跨領域與跨文化的共同課題,其核心精神在於「滿足當代需求而不犧牲下一代的幸福」。他強調,永續不僅是一種環境或經濟策略,更是一種全球倫理與行動準則。SDGs提供具體的行動框架,促使政府、企業、學界與公民社會能以共通語言對話與協作。他表示:「永續的實踐不應停留在政策或數據,而應轉化為具體的社會行動,這正是『公益共好』的價值所在。」
李副校長進一步指出,從企業的ESG策略、大學的USR計畫,到地方創生與社會企業的實踐,皆體現了以人為本、由下而上的永續精神。他強調,唯有透過區域夥伴關係與國際交流,才能共享知識與技術,深化全球南北平衡與文化對話,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連結。
佛光大學詹丕宗副校長則呼籲,高等教育應積極投入大學社會責任(USR),將學術資源與地方需求結合,打造具文化自信與幸福感的宜居社區。他認為,地方振興不應僅靠經濟投資,更應從文化導覽與地方節慶著手,讓社區重新找回自身的文化價值與生活活力。
論壇現場氣氛熱烈,與會者共同舉起「跨域行動、連結全球、公益共好」的標語,展現跨國學術界對永續議題的重視與實踐決心。此次盛會不僅促進海內外學者的交流與合作,更展現臺灣在推動永續發展與社會關懷上的前瞻視野與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