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專欄【湯紹成專欄】西式民主的困境與沒落

【湯紹成專欄】西式民主的困境與沒落

2017年,俄羅斯總統普丁和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在G20高峰會會晤。圖/取自CNN《YouTube》官方頻道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最近美國川普總統,對內重整、對外擴張,一副強人作風,其言行舉止令人驚詫。這是否受到中俄兩國的影響?因為兩國領導人都是強勢領導,且都因修憲而延長任期。其中習近平已取消任期限制,而普丁2020年3月修憲,使其可自2024年再度當選後,還可競選2任總統直至2036年,如今川普是否也有意仿效,值得觀察。

 

依照美國憲法修正案第22條的規定,任何美國總統都只能當兩任,不似我國憲法規定,總統兩任卸任後,若隔一任還可以再當兩任。這對川普而言,其實修憲即可,雖然難度甚高,在川普看來也好似沒啥不可能,且當前美國政治人物已有此風聲。

 

近年來延長領導任期的做法始自習近平,普丁繼之,如今就要看川普的表現了。從另一角度觀之,若川普不能仿效另外兩位強人,豈不落漆?而又要如何面對挑戰?別的不說,最近火紅的DeepSeek,就是在川普就職日公布的,震撼全球,美國可以忍下這口氣?

 

早在1918-1922年,德國史學家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就曾因一戰的慘烈情況,而在其名著《西方的沒落》中提出,文明生命週期的理論,並認為西方文化已進入晚期階段,並走向衰落。該書進一步認為,民主本是人民參與治理的制度,但在當時已進入晚期的西方文明,民主變成「政治技術」,僅為利益集團服務。政治家不再是英雄式的領袖,而是依賴大眾媒體與宣傳術的技術官僚。大眾政治導致民粹主義(Populism)與社會分裂,最終演變為強人政治(Caesarism),這不就是現今歐美情勢的寫照,在台灣看起來不也滿熟悉?

 

當前,關於西方世界是否正在衰落的討論眾說紛紜,而川普總統在美國的出現,當然就是民粹主義的最佳寫照。在過去十多年來民粹主義持續崛起,影響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生態,其中尤以美歐右翼民粹主義為甚。  

 

民粹主義的特點包括:反菁英、反傳統,道德翻轉,主張民族主義、反移民、反全球化、保護本國經濟以及強勢領導。除川普「美國優先」(MAGA)政策之外,還有提出英國脫歐(Brexit)的英國獨立黨(UKIP),法國由樂朋(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國民聯盟」,德國的另類選擇黨(AfD),以及已經上台的義大利「聯盟黨」等等,這些政黨也還都受到川普分身馬斯克的支持。

 

在亞洲方面,這與現任韓國總統尹錫悅以政變來擴權的章法十分類似,還受到民進黨在第一時間的支持,在在顯現出民主路線的困境。再者,日本、韓國與台灣,目前都是少數政府,德國聯合政府也已崩解,現正面臨提前選舉,法國總理上任三個月就下臺,現任新總理在國會中也沒有多數,前途未卜。還有奧地利、加拿大、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也都是由少數政府執政。

 

綜合些案例可知,由於社會的多元化與兩極化,尤其西方社會的宗教影響力下降,導致價值觀和標準的混亂。再加上,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削弱西方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此外,民粹主義利用社群媒體動員支持者,衝擊傳統政治,使極端民族主義和排外情緒升溫,造成社會分裂,政策上可能導致孤立主義,削弱國際合作。還有AI、自動化、全球化嚴重影響勞動市場,可能進一步激發民粹情緒。在此情況下,期盼強人出頭的民意普遍高漲,全以至於原本西方選舉式民主已面臨嚴峻的挑戰。更不要忘記,希特勒也是經由民主程序選出的,台灣也必須加以警惕。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梅花新聞網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