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鄧哲偉專欄】兩岸兵兇戰危,國民黨責無旁貸的和平使命

【鄧哲偉專欄】兩岸兵兇戰危,國民黨責無旁貸的和平使命

文/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近期大陸網路上充斥著「兩岸兵兇戰危」、「戰爭倒數計時」等說法,從軍事自媒體到民間輿論,都顯示出兩岸情勢的緊張與不安。這種氛圍固然反映出北京內部對「台獨蠢動」的不耐,也反映出美國持續軍售、推動「印太戰略」所帶來的壓力。但在這樣的危局中,最應該冷靜承擔和平責任的,正是主張兩岸交流、主張務實路線的中國國民黨。

過去幾年,國民黨長期陷於內耗與定位混亂,一方面想重拾兩岸和平的政治主導權,一方面又擔心被抹紅。結果導致兩岸失去穩定溝通機制,民進黨卻藉機壟斷了「對外話語權」,只會逢中必反、逢美必從。這樣的結果,讓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更加孤立,也讓台海局勢更趨危險。

中國國民黨若要重新贏得民意信任,必須勇敢扛起和平的使命,不只是口頭主張,而是要有具體行動。筆者建議,至少應從三個方向著手:

第一,國民黨應在「對外平衡」上展現新格局。
既然國民黨已設立「駐美代表處」,作為與美方智庫及國會溝通的平台,那麼同樣地,也應該在北京設立「國民黨駐北京代表處」。這不僅是對美中兩強的外交平衡,更是向國際社會傳達「國民黨重視和平、重視溝通」的明確訊號。與美方保持對話,確保台海不成為棋局犧牲品;與北京設立溝通窗口,則可協助化解誤判、避免戰端。兩者並行,才符合中華民國的最大利益。

第二,應重啟「國共論壇」,恢復制度性對話。
自2005年連戰、胡錦濤「破冰之旅」以來,國共論壇長期扮演兩岸民間與政黨間交流的重要橋梁。如今情勢緊張,正需要恢復這樣的平台。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立場明確、敢言敢行,若能主動赴北京,拜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開啟新一輪「兩岸和平會談」,將成為歷史性的一步。這不只是黨與黨之間的交流,更是為台灣2300萬人尋求和平的勇氣與智慧。

第三,應嚴審國防預算,要求武器採購具體落實。
台灣每年編列超過6000億元國防經費,但事實上,美方的軍售交付進度一再拖延,許多採購案紙上談兵。民眾看到花了錢卻買不到武器,只會對政府的防衛信心更為動搖。國民黨應在立法院嚴格監督國防預算,要求軍購項目有明確交付時程,並優先用於實質防衛能力,而非政治宣示。和平要靠實力維持,但實力也必須建立在務實基礎上,而不是空洞口號。

綜上所述,兩岸的和平不是靠幻想,而是靠勇氣與制度的重建。當前的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台灣不能再被民進黨的意識形態綁架,也不能被美國的戰略需求綁架。國民黨唯有以「和平、平衡、務實」為核心,重啟兩岸對話、維護台灣安全,才能讓人民重新看見希望。

和平不是軟弱,而是智慧;對話不是投降,而是責任。面對兵兇戰危的時代,國民黨若能再次扛起兩岸和平的歷史使命,才是真正的民族大義與政治遠見。

%E9%84%A7%E5%93%B2%E5%81%89 3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