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嫌京華城弊案,遭台北地檢署聲押,台北地院裁定無保請回,高院4日裁定發回地院更裁,未來將有更激烈的司法攻防,但各種亂象已紛紛浮現。媒體、名嘴、政客指導辦案,甚至未審先判;檢調單位急功心切,亂了分寸;被告強調政治迫害,支持者庭外抗議施壓。全案唯有依據法律程序,回歸事實才能獲致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這也將是台灣民主的試煉。
法治、分權、司法獨立是民主體制的基本元素,民進黨執政以來司法改革不絕於口,但最令人詬病的也是台灣司法已淪為服務政治、政黨的工具,無論從司法制度、到個案調查審判,都已喪失司法獨立性與公正性。京華城案外部勢力企圖影響司法調查斧鑿斑斑,不但北檢公信力蒙羞,一個司法案件極可能引發政治風暴,台灣脆弱的民主政治將面對難以承受的打擊。
台北地檢署大張旗鼓搜索柯文哲住家、柯辦及民眾黨中央主席辦公室,在偵訊3天後依涉嫌貪污收賄與圖利罪,向台北地院聲押禁見,但地院在羈押庭裁決,柯文哲犯嫌不重大,無保請回,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則收押禁見。北檢不服地院裁決向高院提出抗告,峰迴路轉,檢方抗告成功,高院認為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柯文哲無保請回撤銷,發回台北地院更裁。台北地院將再開羈押庭,全案回到原點,柯文哲再度面對收押禁見的風險。
柯文哲控編故事 北檢切忌政治辦案
即使如此,根據普世公認的「無罪推定原則」,以及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項規定:「被告未經審判證名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柯文哲目前依然是無罪之身。
柯文哲指控檢方動用國家力量、編故事、政府從負面選舉走向負面政治,面對柯文哲在台灣政壇的影響力,北檢精銳盡出,由號稱「天下第一組」的忠組主任檢察官江貞諭親自領導,並罕見重啟「端股」,由眾多檢察官共同調卷,分享資料,全面展開偵查。
司法攻防,勝敗乃兵家常事,北檢在全國矚目的大案中必須秉持法律專業與司法正義,如果只想不計一切手段羈押、起訴、定罪柯文哲,淪為政治辦案,司法東廠將成為北檢不可磨滅的標記,整個檢調體系的公信力都受到懷疑。
賴清德總統日前受訪時表示,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違法都鼓勵檢調依法查辦,勿枉勿縱;他並堅持,司法獨立,行政不能介入。但在京華城一案,民進黨自我打臉,全面發動網軍側翼攻擊柯文哲與民眾黨,並對檢察官下指導棋,民進黨無法擺脫「藉肅貪之名,行整肅異己之實」的疑慮
在地院駁回北檢聲押後,民進黨仍不避嫌,在臉書發布「民眾黨沒有說的真相」系列圖文,為北檢搜索、偵查行為澄清,儼然成為「北檢發言人」,而相關內容則是由檢調提供,也正好驗證了「黨檢一體」的指控。
媒體辦案、名嘴化身柯南的「馬戲團」式作秀已成為「台式民主」特色之一,名嘴口沫橫飛,罪證確鑿指控柯文哲涉案,並預判他必遭羈押,在地院判決之後,名嘴們絲毫沒有檢討、收斂之意,甚至以更多、更大的爆料來掩飾他們的失真、失準。某位名嘴甚至被錄到說「反正就亂掰嘛!」電視名嘴與談話性節目淪為「新聞娛樂化」,若他們繼續在京華城案中煽風點火,將折損媒體的公信力。
名嘴扮柯南 新聞娛樂化
憑藉「務實、科學、理性」的訴求,清廉、樸實的形象,柯文哲得到廣大「小草」的認同與支持,但從競選經費帳目造假、政治獻金爭議、購買商辦、到京華城案,一連串的負面新聞,柯文哲從雲端跌落谷底,民眾黨的前途也蒙上陰影。
民眾黨以不顧程序正義、押人取供、羅織罪名來反擊檢方,塑造被政治迫害的形象,同時動員小草的群眾力量,是柯文哲與民眾黨起死回生的主要手段,但前提是他必須通過司法檢驗這一關,柯文哲5日上午再度面對羈押庭的挑戰,這次能否順利過關,一切回歸到檢方是否掌握他圖利與收賄的具體事證。
柯文哲個人的操守與人設、民眾黨的未來,乃至整個檢調與司法體系在京華城案都將受到檢驗,唯一的標準就讓證據說話。政黨強力介入,政客、媒體、名嘴的公審應該適可而止了。
梅花新聞網原始網址:【梅花社論】京華城案真相只有一個 台灣民主的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