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思仁/基隆報導】教育部111年新住民學習中心業務交流暨工作坊於7月28日、29日在基隆舉行,邀集全國地方政府及所屬新住民學習中心就新住民終身教育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與經驗交流,期透過相互交流及分享,能為實務工作者激盪出新的思維,以更加深化新住民教育活動的內涵。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我國新住民人數已逾57萬人,為促進多元相互尊重的社會,教育部持續推動新住民及其家庭參與多元文化學習活動的機會,補助地方政府設置新住民學習中心,辦理社區教育、人文鄉土、語文學習、多元培力、法令常識等課程或教育活動,以適性揚才並發展潛能,同時也讓一般民眾了解多元文化意涵。111年總計有38所新住民學習中心以學校、社區為管道,提供新住民及其家庭學習課程及活動。
本次工作坊旨以提升各地方政府及新住民學習中心夥伴的多元文化知能,增進與會人員實務及理論能力。會中分別邀請到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葉郁菁從新住民家庭的多元特質和新住民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分享如何推動新住民親子共讀,並鼓勵培力新住民朋友社會參與;以及桃園區中原國小校長黃木姻,從性別觀的發展趨勢、新聞事件等分析性別平等重要概念,提升性別平等的理解及覺察力;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黃葳威則是從價值觀分享文化與傳播,以強化跨文化溝通議題的知能。
會中並安排八斗國小學生表演印尼傳統樂器-竹搖琴及體驗原鄉國花彩繪手作課程。竹搖琴曲目以布農族拍手歌為基底,結合臺灣原住民、新住民文化,能充分感受到臺灣的族群圓融與和諧。另外,基隆市八斗國小新住民學習中心也分享該中心課程規劃的歷程及轉變。更邀請基隆市士杏坊–越式法國麵包老闆,以身為新住民丈夫的角度,如何支持與陪伴來自越南的妻子,經營新住民家庭生活。
教育部表示,期許透過本次會議中學者專家、地方政府承辦人員與新住民學習中心的夥伴們相互激盪與啟發,觸發對新住民終身教育的創新想法,落實於往後的新住民教育計畫之中,提升執行效能,並為社會營造出對多元文化尊重、接納的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