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未分類走讀自由島 多元新視界 2022走讀臺灣活動起跑

走讀自由島 多元新視界 2022走讀臺灣活動起跑

【記者王懷文/台北報導】
文化部配合世界閱讀日,今(二十三)日記者會宣布「2022年走讀臺灣」以「走讀自由島 多元新視界」為題,由文化部所屬館所與民間書店接力響應,將於全國各地舉辦超過百條走讀路徑,打造跨領域的閱讀風氣。文化部長李永得、政務次長李靜慧、總策展人李明璁、經典路線策展人作家工頭堅、美食作家高?雯、建築作家凌宗魁、文化部所屬館所代表一起出席,邀請民眾共同參與「2022年走讀臺灣」活動。

李永得在致詞時提到,這兩年人類歷經了疫情,2022年又發生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自己閱讀了〈書比槍砲要強大〉這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書是思想交流的媒介、是靈魂對話的場所」,藉由閱讀得以促進不同族群、國家、地域的理解,越多的理解,戰爭、侵略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少。今年度走讀臺灣的主題之一「自由」,即是表現了書最重要的角色,「有自由的出版、自由的閱讀、自由的選擇,才能有真正的交流對話」。

李永得指出,在現今多元閱讀的時代,實體書本閱讀面臨越趨減少的狀況,但是實體讀本仍然扮演最重要文化傳承、文化景觀,也是作為交流和靈魂對話的角色,文化部持續以各種方式推廣閱讀,期盼「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日常」,除了振興出版,也藉此增進彼此的互相理解與交流。而今年另一大主題「多元」,則強調領域及族群的多元,鼓勵大家多閱讀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所有故事,同時,藉由多元語言的推廣,讓每個族群都能以自己的文化為榮。

策展人李明璁則說,走和讀看起來是兩件事,但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他特別提到法國詩人韓波的詩句「生活在他方」,藉由閱讀可以想像生活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因此生活在他方也成為可能;當生活可以在他方,旅行也可能發生在自己的周遭、社區。走讀的精神即在於不斷的探索、不斷的閱讀,不斷的想要走出去,走出去以後會想要再回來、再充電、再閱讀。

文化部表示,「走讀臺灣」計畫自2019年起辦理,迄今累積超過三百條路徑,挖掘許多文本與地景,讓閱讀成為民眾的日常。為帶動各國家語言使用與推廣,今年文化部17個附屬館所的走讀活動,將融合臺灣台語、臺灣原住民族語、馬祖語及臺灣手語等國家語言,於文學、音樂、建築、工藝、在地民俗、漫畫等多元主題下,辦理音樂會、閱讀市集、書展、實境戲劇、歌謠導聆等各種深度結合文本且多元豐富的閱讀活動。

近期有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辦理「從北門到松山─臺北鐵道探源走讀」、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辦理「城市走繪,看見不同的臺灣」等多場走讀活動陸續開放報名,歡迎有興趣民眾持續關注走讀臺灣官方網站及FB。

文化部表示,線上走讀透過今昔照片及文本選句,用不同的角度走讀臺北車站、中華商場等地;去年首度辦理即大獲好評的走讀經典路線,今年也將帶領讀者以多元主題穿越北中南東,重返北門、大稻埕等重要歷史現場,更將走進「科技未來」、「建築美學」、「不義遺址」等多元場域,期許突破同溫層,帶動各地閱讀風氣。

文化部也將在文房Chapter舉辦1場「Read Alone, Share Together! 423世界閱讀日‧療癒故事分享派對」,透過伊格言、陳德政、王春子與鄭心媚等4位分別在影視、小說、繪本與非虛構等不同類型中發光發熱的創作者,仿造薄伽丘創作《十日談》,在主持人帶領下與民眾輪番朗讀,做伙分享,溫暖交陪,以閱讀療癒在疫情下不安的人心。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