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宜蘭防水行館才爆紅 立馬遭檢舉「部分違建」 縣府將排拆

宜蘭防水行館才爆紅 立馬遭檢舉「部分違建」 縣府將排拆

鳳凰颱風帶來的超大豪雨使宜蘭冬山鄉多處淹水,14日清晨起多個路段積水迅速上升,住家與商家紛傳災情。不過,當地的泉月樓行館在外圍幾乎成河的情況下,仍維持室內乾燥,與周遭景象形成對比。從新聞畫面研判,行館未受淹水影響的關鍵,包含建築物挑高設計,以及防水閘門使用得當。不過才因防水能力超強,讓網友紛紛朝聖,卻傳出有網友檢舉部分違建,宜蘭縣府已證實,將擇期排拆。

鳳凰日前帶來豪雨,泉月行館外汪洋一片,但行館內的民眾卻可以安心休憩,形成兩個世界。從空拍與現場影像可見,泉月樓出入口採明顯挑高設計,其一樓平台高度明顯高於鄰近道路。當外部積水淹至小腿甚至膝蓋時,入口平台仍保持乾燥,且在防水閘門之後還有水溝設計供排水,形成對洪災的雙保險。

泉月樓說,因應不同建築與空間需求,只要選用合格的防水閘門、 並依尺寸正確安裝,搭配抽水馬達運作,就能有效提升防水與防倒灌的能力。

防災相關學者指出,台灣傳統建築早有抬升地坪的設計概念。例如,許多宮廟位於易積水區或河道附近,長期以來均採階梯式平台與挑高主殿,避免在豪雨或溪水暴漲時,水勢直接進入殿內。泉月樓的建築配置與此邏輯相似,依靠高度差延緩淹水接觸室內,有助在極端降雨初期爭取防禦時間。

地方民眾表示,冬山部分區域地勢本就偏低,強降雨時排水容易不及。這次許多住戶地面與道路同高,加上未設置閘門或抽水設備,水位一上升便快速湧入室內。未來面對颱風、極端氣候須審慎,預先準備沙包、抬高電器的位置等,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

位於宜蘭冬山鄉易淹水地區的知名渡假行館,在淹水之際啟動防水閘門,成功將水患阻隔於圍牆之外,超強部署成功保住旅客人車而爆紅,不過有網友質疑行館有部分違建。對此,縣府證實違章建築約200多平方公尺,已列管排拆,將持續複查。截至下午1點因負責人出差,尚未取得相關回應。

不過才因防水爆紅,空拍影像曝光後有網友提出違建質疑,宜蘭縣政府表示,行館約3400多平方公尺合法,但違章部分另有200多平方公尺,經冬山鄉公所查報是拆除違章後,2024年已開出違章建築處分書。縣府表示,行館位處特定農業區基地,有違章建築部分,依違反區域計畫法,可罰6到30萬元,其中2023年已開罰30萬元。此外,違反建築法部分,縣府建設處已列管排拆;部分樓管因未取得民宿登記,違反發展觀光條例,可罰10到100萬元,縣府將持續複查。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